據有關媒體報道,最近有專家提出所謂漲價控煙論,即到2030年實現最低每包煙59元(其中含煙草稅每包48元),這樣就可以達到只有20%成年人吸煙率的目標。那么“漲價”控煙論真的可行嗎?
我覺得有待商榷。
經濟社會中價格作為杠桿,既是一種重要的調節居民收入和分配手段,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有效方式。所以說經濟社會中錢很重要,無錢寸步難行,但有錢也并非萬能的,換句話說不是什么問題都可以用錢來解決的。以控煙為例,想通過漲價來達到控煙之目的其實是很難達到預期的。眾所周知我國香煙曾經過多輪漲價,但是吸煙的人數不減反增,這其實就是對漲價控煙論有力回擊。
特別是2015年5月大幅度卷煙提稅順價以來,也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也就是說采用漲價方式來控煙的美好夢想,最終都不如想象中美好,最多就是增加消費者一些經濟負擔。抽煙的人依舊在抽。
由“漲價控煙”論,使人不由想起來前些年針對我國有關政府官員貪腐行為,比如有專家提出實行“高薪養廉”的政策以達到遏制腐敗目的,但現實中,對那些貪官如果沒有從制度上嚴格制約,沒有從思想上筑牢防腐屏障,沒有從法律上給予嚴格處罰,是很難從根本上杜絕貪腐行為的,并且愈貪愈腐,愈腐愈貪,惡性循環。無論給他們多高的薪金,都永不滿足。因此只有從制度上從嚴約束,讓官員不敢貪、不想貪到不愿貪才能真正達到目標。
控煙亦然,僅僅靠想通過提漲卷煙價格來實現控煙目標,是行不通的。癡迷于煙草的人,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買煙抽。一包煙價格59元,對于有錢的富有消費者來說不算啥事;而對于經濟條件不少很好的煙民來說,為了吸煙可能會壓縮其它生活開支來實現買煙抽目的,甚至砸鍋賣鐵也要確保卷煙消費。這就是說卷煙提價后,該抽煙的人繼續抽,想抽煙的也會想盡辦法買煙抽。
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我國國情特殊,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煙草種植和消費歷史悠久,煙民隊伍龐大,控煙確實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要想從根本上實現控煙目標,實施積極的行政措施干預重要且必要。要綜合推出各種行之有效的行政性控煙措施助力控煙行動,才有可能控制成年人吸煙人數上升。一是要繼續加大吸煙危害的宣傳力度,要讓人人知道吸煙的危害性,將吸煙危害納入中小學課堂教育內容之中,讓國民從小意識到吸煙的危害性,提高全面拒絕吸煙的自覺性和自律性。二是加大違規吸煙行為的處罰力度。當前盡管不少省市都制訂有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一條一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執行之初,行動堅決,力度較大,可是時間一長就慢慢松弛。特別是一些隨意在公共場所吸煙行為沒有足夠的處罰力度,以至于一些煙民無視制度,我行我素。加大違規吸煙行為的處罰力度勢在必行,真正讓煙民不敢、不愿、不想隨意吸煙,才是最好的。
吸煙有害身心健康,控煙利國利民,作為公民都必須自覺積極參與。煙民要文明吸煙,適度戒煙,確保身心健康,尤其不得隨意在公共場所、未成年人面前吸煙。非煙民要尊重煙民吸煙的自由和權利,對于公共場所隨意吸煙行為要理性勸煙,必要時可舉報以維護自己健康權不受侵犯。但“漲價控”煙論值得商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