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全國無煙法規覆蓋人口比例應分別達到30%和80%及以上。截至2021年10月1日,20多個城市已實施全面無煙立法,北京、上海、河南、青海、吉林、陜西等六省市提前完成全面無煙立法覆蓋人口比例超過30%的目標,進一步推動了國家層面的控煙立法工作。
此外,無煙醫療衛生機構在原有成果基礎上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加強,戒煙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專業人員培訓有所加強和提升,充分利用戒煙門診、戒煙專線、心理咨詢以及互聯網互動的方式幫助煙民戒煙。
無煙學校和無煙家庭建設已全面啟動。2021年,學校無煙已被作為學校健康工作的重點和底線,各地已要求各類學校加大控煙宣傳教育力度,強化控煙宣傳措施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國家衛健委、教育部已要求全面開展和推動無煙學校建設工作,力爭到2022年底,各級各類學校全面建成無煙學校。
回首剛剛過去的2021年,控煙工作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推進與開展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并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
一、網絡軟件表情包“戒煙”
2021年2月28日,騰訊宣布微信表情“禁煙”:最近……戒煙了。相關話題#連微信新表情都戒煙了#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單!
表情包戒煙前
表情包戒煙后
對此,北京市控煙協會會長張建樞對記者表示,作為“國民軟件”帶頭“戒煙”,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以“綠頭盔小人”為代表的emoji符號,是互聯網上流行也是普世通用的視覺情感符號設計。年輕網友尤其愛用,因為它能夠靈活地表達復雜情感,有時甚至可以脫離文字,獨立成篇、表意。據統計,我國上網人數達9.8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0.4%,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表情符已經進入了主流話語體系,表情包“戒煙”有很廣泛的社會意義,在泛文化上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無煙網絡氛圍。不要小看符號/符碼對人的影響,在各種視覺符號、指引或產品日益代替文字,成為認識、表達和交流主要工具的年代,其設計一方面是遵循人的心理和認知規律,一看就懂,另一方面,它也能很好地在潛移默化之間塑造和改變人的觀念。
從給影視劇評選“臟煙灰缸獎”到微信表情包等禁煙,意識形態的控煙領域正在擴大,終將在不知不覺之間影響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對煙草的態度與行為。
二、守護成長
為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繼2020年7月國家煙草專賣局、市場監管總局聯合開展電子煙市場專項檢查行動之后,兩部門決定自2021年6月15日起聯合開展為期三個月的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守護成長”專項行動。這項行動堅持預防到位、監管到位、查處到位、宣傳到位的方針,圍繞清理中小學、幼兒園周邊售煙網點及查處向未成年人售煙違法行為、加強電子煙市場監管三大重點任務,取得了顯著成效。專項行動期間,全國共查處向未成年人售煙(含電子煙)案件259起,罰款37.86萬元。
圖為電子煙經營戶簽署禁止向未成人售賣電子煙告知書
為增強全社會對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的共同保護意識,兩部門還策劃拍攝了三部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普法公益短視頻,線上播放量超過千萬次,中國政府網、新浪網、網易新聞等46家中央和地方媒體網站進行了轉發,也成為多地“開學第一課”播放的內容。
在“守護成長”專項行動開展過程中,各地煙草、市場監管、公安等相關部門迅速行動、全域集結,凝聚強大執法合力,通過“線上+線下”齊頭并進的方式,推動專項行動向縱深開展,下好未成年人保護“一盤棋”,也向全社會展示了堅決禁止未成年人接觸煙草的堅定決心。
三、無煙黨政機關建設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控煙作為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求“領導干部要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把黨政機關建成無煙機關”。2019年,《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提出實施控煙行動,明確要求到2022年要把各級黨政機關建設成無煙機關,并持續保持。2020年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文明辦、全國愛衛辦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無煙黨政機關建設的通知》,部署各地開展無煙黨政機關建設,明確無煙黨政機關需滿足制訂無煙機關建設管理制度、室內區域全面禁止吸煙、機關范圍內禁止銷售煙草制品且無煙草廣告、機關無煙草贊助等四項基本要求。
建設無煙機關,是在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降低二手煙危害的有效手段,是保護群眾、干部職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在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國無煙黨政機關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根據各地上報結果,截至2021年5月底,全國各級無煙黨政機關建成率達41%,省級及以上無煙黨政機關建成率已超78%。
2021年,無煙黨政機關建設在全國各地開展的如火如荼,為達到當地無煙黨政機關的評審要求,各機關因地制宜,各有妙招,最具代表性的是深圳。截至12月22日,深圳市、區級機關單位注冊數共611個,其中381個已經通過無煙機關審核,還有230個待完成,全市整體完成率為62.36%。作為改革先鋒,目前深圳已經實現了市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煙。
無煙黨政機關建設工作,除了彰顯表率和模范帶頭作用外,也再一次向社會重申了這樣的共識:嚴格控煙重在社會共治,每個單位、每家企業、每個人都要更加積極行動起來,形成隨處可感受得到的控煙共識和監督力量。
四、將電子煙納入傳統煙草監管體系
近年來,由于存在監管空白,電子煙身份界定不明,電子煙產業無序發展,更有一些產品存在煙堿(尼古丁)含量不清、添加成分不明、煙油泄漏等問題,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部分經營者還用“健康無害”“幫助戒煙”等違背客觀事實或尚無證據證明的宣傳誤導消費者,誘導未成年人吸食,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對此,社會各界反映強烈,不斷呼吁將電子煙納入法律框架管理。
2021年11月份,這一被廣大消費者期待很久的問題終于塵埃落定,對電子煙監管的相關文件及征求意見稿陸續公布——
11月26日,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正式公布施行,該條例新增一條,“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將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納入監管。
11月30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就《電子煙》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日為2022年1月29日。
12月2日,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的《電子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不僅明確了電子煙的定義和監管對象,還規定從事電子煙生產、批發和零售業務的市場主體須相應取得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許可證,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子煙交易管理平臺。同時,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
將電子煙納入傳統煙草監管體系,不僅有助于電子煙行業的良性發展,更有利地阻擋了電子煙對未成年人的誘惑,上述規定與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一致,有利于保護未成年人免遭電子煙侵害,也有助于減少電子煙添加有害成分和“不明成分”帶來的風險。
2021年12月30,在北京召開的“健康中國行動控煙行動進展交流暨2021年度中國煙草控制大眾傳播活動總結會”上,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健康中國行動控煙行動工作組副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司司長毛群安指出,健康中國行動控煙行動實施2年多來,健康中國行動推進辦會同各部門,以無煙環境建設、控煙立法、戒煙服務體系建設、控煙宣傳等為重點,全力推進各項控煙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實現了“四提高一降低”。
“四提高”是指:一是無煙環境保護人口數量快速提高。據調查顯示,2020年非吸煙者的二手煙暴露率為56.6%,與2018年比下降了11.5個百分點。
二是控煙立法覆蓋人群比例顯著提高。控煙有關要求納入了《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目前29個省份出臺了省級控煙相關法律法規,155個城市出臺了市級控煙相關法律法規,其中2個省份、17個城市完成了最為嚴格的控煙立法。三是戒煙服務便捷性明顯提高。目前全國已建成約600家戒煙門診,30個省份建立了12320戒煙服務熱線,戒煙服務輻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
四是全社會關注控煙的氛圍空前提高。據不完全統計,每天有上百萬人搜索二手煙的危害,控煙相關多個話題閱讀量破億,僅世界無煙日線上主題活動參與人次就超過5億人次。
“一降低”是指:人群吸煙率降低。據調查顯示,我國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由2018年的26.6%下降到2020年的25.8%。
實現國民健康長壽,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回顧2021年的控煙歷程,全面無煙立法和執法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部分城市控煙法規的文本制定尚有缺陷;部分城市的執法程序繁瑣;控煙執法的準備工作不充分;部分城市執法協調機制尚未建立或未發揮作用等等。此外,在解決吸煙人群與非吸煙人群的糾紛方面、公共吸煙區的建設方面也還存在一些爭議與不足,但整體來看,公共場所不能吸煙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人們對控煙執法的爭議環境也已經從公交車、餐館、會議室、辦公室開始向居民樓等公共空間發生轉移,這就是多年來堅持不懈推動控煙工作的進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