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健康中國行動控煙行動工作組發出關于開展“送煙=送危害”宣傳活動的通知,決定在春節前后以“送煙=送危害”為主題,開展控煙宣傳活動,號召大家弘揚無煙文化,摒棄遞煙敬煙等陳規陋習,以不吸煙、不敬煙等健康行為守護家人健康,共度無煙健康佳節。
隨著健康意識的普及,現在絕大多數人,包括農村經常吸煙的老年人,都已經認識到“吸煙有害健康”,而且知道公共場所,尤其是婦女、兒童在的場合,不應該吸煙。
但春節期間,是親朋好友相聚的好時期,這個時候人聚得最齊,親朋好友聚在一起,聊聊事業,聊聊日常生活,是最開心的時候,也是分享心情的一個方式,在這種場合,有些事情就難以避開,例如喝酒、抽煙。這種場合,根本忍不住不抽煙,當有人遞煙給自己,出于禮貌,也會接過來一起抽一根。不然,顯得自己不懂人情世故,而且會破壞歡聚氛圍,讓大家特別掃興。
那么怎樣拒絕親朋好友遞來的煙才合適呢?
1、直接說明理由也并非不合適,如果你身體不舒服,或者壓根說自己不會抽煙,完全也可以表明自己的理由,這時候只要態度誠懇一些,對方也不會認為你是找借口不抽,一般明事理的人,并不會在抽煙上斤斤計較,如果真的喜歡計較的人也不必深交。
2、如果是你會抽煙,只是不想抽,大可以恭恭敬敬接過來,象征性地抽兩口,然后話匣子打開了,就把煙放在手里讓它“自生自滅”,煙本來就是一個社交工具,只要禮節和作用達到了,那么煙其實也就是可抽可不抽了。
3、還有這樣的朋友,他本身不抽煙,但是他會隨身帶一包煙,遇到領導同事、同學就主動遞煙主動點煙,別人問他怎么不抽,他就說我不會抽煙。因為煙本身來說抽的就是人情世故,你主動出擊先給足了對方面子,自然別人也不會覺得你沒有禮節。
事實上,春節聚會,并不是人人都愿意抽煙,只是最怕別人給自己遞煙。畢竟在歡快的氛圍之下,拒絕別人不太禮貌。電影中有句臺詞“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中國人尤其講究一個人情味,酒桌上推杯換盞,遞煙陪煙都是滿滿的人情世故,但還是注意酒要少喝,煙要少抽,畢竟人情世故比不上你的身體健康。這次春節期間開展的“送煙=送危害”活動,等于再次在全社會范圍內普及了“吸煙有害健康”的常識,也會讓“春節期間不送煙,聚合場合不吸煙”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但摒棄陳規陋習非一朝一夕所能,離不開每個人的自尊自律,也需要培養群己權界的現代公民意識。在這個階段,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一起改變聚會場合遞煙吸煙的交際習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