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2022年世界無煙日又來臨了。今年世界無煙日的主題是“煙草對我們環境的威脅”。期待通過主題宣傳活動提高公眾認識煙草種植、生產、銷售和消費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倡導煙草行業和煙民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要自覺參與低碳建設發展,為打造綠色宜居環境而努力。
長期以來,社會上許多人對煙草行業心存偏見,一想到煙草,全是危害和壞處。如“二手煙”影響別人,而且煙葉在種植時可能需要砍伐森林,致使土壤退化,因植被損壞而影響生態;煙草生產加工過程中會對環境產生危害,烘烤煙葉需要大量木材,制造煙草產品需要化石燃料、煤和重型機械,造成溫室氣體排放,廢物傾倒、泄露到自然環境之中,會滲透、污染環境。另外吸煙者如果亂扔煙蒂還會引起污染或者火災等安全隱患等等。
煙草真的有這么糟糕嗎?答“非也!”事實上,這么多年來煙草行業為了更好地順應時代要求和消費者健康生活理念,一直在深化改革,銳意進取,創新技術,在低碳發展、綠色發展、環境保護等方面進行有益探索,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一、嚴格堅守紅線,強化規模調控。
多年來,煙草行業始終堅持把控制總量、堅守紅線作為煙葉工作首要任務。各省市嚴禁超計劃種植煙葉,嚴禁超計劃簽訂合同。嚴格落實優化布局、優化農戶、優化田塊“三優化”原則和“三不簽三不種”要求,推行種植申請承諾制。確保煙草種植過程中不肆意亂砍濫伐,切實保護農田耕地,不亂施化肥農藥,努力保護環境。大力推廣優化灌溉,如噴灌、秸稈覆蓋技術,保護煙株生長時的水分供應,減少灌溉時水分損耗,提供水分利用率,節水保水。通過控模生產,探索多種作物輪作,立足提質增效,既提高了農民增收又有效保護了土地,減少了環境污染。
二是大力推廣新型技術,提升品質減少污染。
近些年來煙草行業,積極創新思維,大力推廣新型技術,優化煙葉品質,提升卷煙質量。如推廣土肥技術,通過測土精準配方施肥,合理補充煙葉所需微量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煙葉品質;積極改良土壤,推廣冬耕凍土春耕曬垡,增施農家肥、有機肥和土雜肥,改善土壤品質,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減少施肥量和次數,降低成本,保護土壤;推廣低碳特色優質高產煙葉種植,在重點煙區建立示范區,集中成片生產低碳特色優質高產煙葉。加大綠色防控推廣力度,積極推廣“二蜂一蟲一誘一制劑”為核心的防控技術,建立綠色防控示范區和輻射區,既保證了煙葉品質又保護了生態環境。
三是大力推廣循環農業,促進綠色生產。
大力推廣循環農業,煙葉生產重點區按照“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循環農業模式,推廣“煙桿-食用菌-生物有機肥-特色煙葉”和“豬-沼-煙”循環低碳綜合利用項目建設,提高廢棄資源利用率,建設生產殘體對環境污染,促進低碳煙葉生產。推廣綠色防控,生物防治技術項目研發,堅持以營養抗性防病之路,清除煙株殘體,培育無毒壯苗,保健栽培,利用生物防治減少煙田化學農藥使用率,減少煙葉中化肥農藥殘留,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煙葉農業可持續性發展。
實際上煙草業之所以能長期穩定向前發展,就在于得到了大眾的信賴和支持。在民生事業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一味指責煙草,不如理性、客觀認識煙草。片面化、絕對化、擴大化的控煙思想是要不得的。
當然對于煙草行業而言,綠色、低碳建設永遠在路上,容不得絲毫忽視和半點懈怠。煙草行業要始終立足“生態、安全、優質、循環、綠色、健康”等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從生態、低碳、減排、品質、技術等方面集成和完善特色低碳煙葉生產技術體系,形成相應地低碳煙葉生產技術標準,著力優化現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生產狀況,實現低碳煙葉生和宜居環境和諧發展目標。同時煙民也應該自覺地文明吸煙,在吸煙時不打擾別人,不給別人造成“二手煙”、“三手煙”的困擾,以禮貌和文明贏得尊重和理解。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