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吸煙與各種疾病的關系,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我們宣傳戒煙的好處和吸煙的危害,都應該建立在嚴謹的科學證據的基礎之上。科學是允許質疑和討論的,我們轉發此文,旨在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和分析煙草和藥物給人們的健康帶來的影響,從而能讓我們能看正理性客觀地對待一切與健康有關的問題,也為關注煙草與健康主題研究的人們提供借鑒與思考。
禁煙運動的科學教父——英國“流行病學之父”理查德·多爾爵士(1913~2005)恰巧經歷了一場浩蕩的禁煙運動。盡管直至去世,多爾也對這一時期諱莫如深,并矢口否認那些名聲顯赫的吸煙流行病學研究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說,“時間和空間就是一個罐子,上帝別無選擇,只有用沙子不斷將它填滿。”
和那時眾多醫生一樣,多爾也注意到了肺癌病例的激增。在追蹤了1000多個被診斷為肺癌的病人后,多爾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誤診大多發生在非吸煙者身上,而確診病例則與重度煙民密切相關。多爾同時注意到,那些煙草充沛國度的肺癌病例相對較多,而沒有煙賣地區的病例則相對較少,完美的巧合促使37歲的多爾馬上結束了自己20年的吸煙史。
多爾的工作還在繼續。1951年,英國所有男醫生都收到了來自Doll的邀請信——多爾請求他們加入一項為期五年的實驗。多爾相信,醫生的死因最易追蹤,而研究吸煙與肺癌關系的工作可能需要長期不厭其煩的努力,所有這一切也只有醫生這一與特殊職業才能勝任。
全英2/3以上的男醫生同意加入了這一計劃,34439名候選者的年齡區間從21歲一直延續到98歲。轟轟烈烈的英國醫生研究計劃最終持續了整整54個春秋,其間每隔十年便會發表一次最新統計結果。結果顯示,吸煙與肺癌之間確實存在正相關關系,吸煙歷史越長,吸煙程度越深,患肺癌的可能性也越大,這成為人們支持禁煙與控煙最重要的理論基礎。
但其實,在多爾的試驗中,還有一個同樣重要甚至因為更為有趣而被多爾屢屢提及的觀點卻被后人習慣性地忽略了——多爾發現,30歲就戒煙人的壽命和從未吸煙的人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直到晚年,多爾也一直堅稱,“如果你的小孩兒青春萌動找刺激想吸煙,就讓他吸吧。只要30歲前戒掉就沒有什么問題,因為吸煙10年其實并不會對人體帶來什么壞處”。
更進一步的研究是香煙是否造成肺癌,從現在的新數據上也出現了不支持的情況,北京的女性肺癌的比例要比男性高6%,但女性基本不抽煙,對此戒煙利益集團發明了二手煙的概念,說二手煙的危害更大,而還有一個問題他們解釋不了,就是人們的肺癌發病率一直上漲,而吸煙人數和卻不斷下降,藥草的有害物質卻不斷的降低呢?!更進一步的是這些人的說法最近又出現了矛盾,他們說肺癌主要是PM2.5引起的了,同樣的疾病,致病原因卻被說成了兩種,是不是很奇怪?
而且你還可以注意到,就是說香煙導致肺癌的和說PM2.5是導致肺癌主因的是同樣的一群人。
仔細關注一下,你就會現,他們這樣說的背后居然是同樣妖魔化煙草的國際NGO組織,這就不能不讓人深思了。
到底吸煙與肺癌有多大的關系,不得不重新考量。
以前他們把所有的肺癌原因都歸屬于吸煙,就算你沒有吸煙也被說成是二手煙的結果,后來沒有吸煙的人得肺癌的數量大幅度增多與吸煙對不上的時候,又開始說二手煙的危害比吸煙還大!但后來出現的新情況又說PM2.5的污染才是肺癌的主要原因,其實這些人對肺癌的形成機理和原因的解釋是一直按照需要進行變化的。
這是一個被人為掩蓋的統計數據,而其背后則是一個可能影響行業前景的科學常識:盡管成癮問題幾同頑癥,但煙草與毒品最為本質的不同就是——它不會破壞免疫系統從而讓人死于非命。人體是一個生態系統,其本身就具有蔚為可觀的修復能力,脫敏等的原理就在于此。所以在非典的時候,吸煙人群的發病率是明顯降低的。因此對吸煙而言,少量吸用和不節制的大量嗜好,結果是完全不同的,做數據分析不加區分,本身就不是一個科學的態度,以大量嗜好的結果套用到大多數少量吸用的人群上,是完全不負責任的。
我們還可以注意到的就是中國的癌癥是人數世界第一但發病率在50名開外,世界上發病最高的國家,反而是環境最好的北歐國家,具體數據如下:
全球癌癥發病率最高的前十名是哪些?2011年英國發布的數據:
第一名:北歐的丹麥,地廣人稀,空氣極好,癌癥發病率每十萬人325人
第二名:英國旁邊的愛爾蘭,癌癥發病率每十萬人317人
第三名:澳大利亞,大家都知道哪里空氣好,地廣人稀無污染,癌癥發病率每十萬人314人;
第四名:新西蘭,癌癥發病率每十萬人308人;
第五名:比利時
第六名:法國
第七名:美國,每十萬人300人
第八名:挪威,每十萬人299人;
第九名:加拿大;
第十名:捷克,每十萬人295人。
中國大陸地區排名第幾?50名之外,只有每十萬人211人。
再來看,2012年中國癌癥發病率前十名:
第一名:青海;第二名:寧夏;第三名:甘肅;第四名:江蘇;第五名:上海;第六名:浙江。
這個排名是不是讓人很吃驚?
全世界癌癥發病最低的地區在哪里大家能想到嗎?非洲。
世界上發病率最高的癌癥是什么?肺癌。全世界都是這樣,癌癥發病率高的國家肺癌發病率也高,呈現正比例關系,不是中國獨一家,也與吸煙的人口比例并不相關。
有很多媒體說中國肺癌或癌癥發病率世界第一,這都是錯誤的。中國只是發病數量世界第一,因為我們人口數量最多嘛。發病率排名前十的國家人口加起來也不到中國人口的一半。但是為了宣傳吸煙等的危險,很多媒體故意混淆了發病率和發病數量的區別,這是不對的。
和癌癥發病率相關性最高的不是抽煙或者接觸什么致癌物,而是年齡。年齡越大癌癥發病率越高。中國建國以后,癌癥發病率直線上升,不是過去十年才這樣,每年的癌癥發病率都在上升。中國每年新發癌癥數量長期位居世界第一。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的人均壽命在不斷的提高。越來越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癌癥發病率,發達國家最高,非洲這些窮國最低。所以,空氣質量越好的發達國家,癌癥發病率越高,因為一般來說那里人均壽命都會更長一些。中國建國以前人均壽命不到四十歲,那時候幾乎沒有癌癥這一說,因為人在四十歲之前的癌癥發病率極低。
如果在數據上表明少量吸煙沒有明顯的危害的話,這個香煙妖魔化就不成立了,因為我們知道對一個物質的嗜好是要按照程度區分的,就如中國有食療外國有酒療,法國人就認為喝他們那里不同地方的紅酒是可以治病的,現代醫學也說很多時候小量飲酒是有利于健康的,但大家都知道酗酒是肯定有害的,喝多了酒精中毒死人也不少,而如果大量使用,即使是糧食也可能是有害的。
我們的脂肪、膽固醇等少量或者人體需要的時候是營養,吃多了就是要危害身體健康的,對此香煙也是一樣。這些調查吸煙有害的數據,均來自于嗜煙如命的人,吸煙過量者肯定對健康是重大危害,但現在控煙組織要搞的是一根煙也不能吸,少量也不能吸,卻使用超量吸煙者的數據來證明,這不是邏輯有問題嗎?
這里還有一個關鍵就是樣本問題,吸煙的人群主要是因為抑郁和壓力大,而抑郁和壓力大的人群本來就是健康問題大和壽命短的人群,他們的壽命短是因為吸煙還是他們原來就是短呢?還有就是一說戒煙就壽命長了,但如果你能夠自主的戒煙,背后是你的精神狀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個精神抑郁的人是戒煙難以成功的,因此這個樣本本身在統計上就是有缺陷的。我們如果把問題反過來看,在世界的長壽人群當中,不乏吸煙者,而且還有一些煙癮極大的人,對此你又能夠怎樣解釋呢?調查吸煙危害是醫療集團,但這個集團恰恰是戒煙利益集團,怎么能夠保障他們的中立和公正?
中國調查各種香煙危害的人,背后都是醫藥利益集團控制的,我們的衛生部門與醫藥集團是伴生的,而各種控煙組織,基本上也是由衛生醫藥背景的人兼任或退休擔任領導,控煙組織實際就是中國的NGO,他們的資金來源也多為外國醫藥集團,所謂的公益捐助的背后是有利益趨向的,這些人說香煙有害,但這些人的立場卻并不中立,他們都是要通過吸煙有害來得利的人群,對此憑什么說他們的結論就是客觀的呢?
沒有合適的中立機構,也要公開的讓煙草從業專家與他們對質辯論吧?但實際情況卻是根本不讓煙草的有關機構發聲,甚至發展到把煙草機構做科研的,進行危害減低和控制的科學家妖魔化的程度,沒有程序正義的背后,他們的正義就難以讓人相信。
而戒煙就一定會讓你健康嗎?正命題正確不等于否命題正確,這是一個搞研究都清楚的起碼的邏輯,但為何沒有誰按照這個邏輯進行研究呢?戒煙的戒斷反應會給人造成多么大的傷害為何沒有詳細研究呢?
真相是這樣的數據不會沒有研究,而是對這樣的數據有關方面是不會公開的,這里真正的問題就是戒煙的數據也并不美好!如果能夠得到一組美好的戒煙數據,這個數據早就被廣泛宣傳了。
對戒煙者而言,肺癌的概率并沒有因為戒煙而減少,反而增加的是中風和老年癡呆的概率。這樣的數據才是西方一些國家限制甚至禁止戒煙藥使用的原因。
為何這樣的數據就不公開呢?
這里我們就要看到中風或老年癡呆的藥罐子,也是戒煙利益集團所需要和得利的,戒煙的預后效果對社會、本人、家屬并不好但對戒煙利益集團——醫藥集團卻是大利好,是非常有利的事情,這樣的背景下也就容易理解為會么一些組織那么努力的用強迫的方式,甚至中極端的方式來宣傳和推行戒煙了。
資料鏈接:
《PM2.5或成為肺癌的最主要病因》
www.qqyy.com/jibing/aizheng/111213/417ba.html
(本網站轉載此文,僅供業界人士參考借鑒,不代表支持文章觀點。)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