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臺媒1月4日稱,3日晚有民進黨高官給美國煙草商開放加熱煙的后門,被輿論批評“賣臺進行式,一直被強迫開放各種措施”。
據臺灣聯合報消息,臺灣島內“煙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經過3次協商后,各方逐漸達成共識。結果3日傍晚,突然傳出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礙于美方壓力”,出手要求臺灣開放加熱煙的消息。臺媒稱,美國煙商將迎來上千億新臺幣的營收。
據報道,加熱煙全稱是“加熱非燃燒煙草制品”,是一種以不燃燒的方式將煙草加熱至300-350攝氏度左右的煙草產品。
島內“衛環委員會召委”、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在1月3日晚接受采訪時表示,先前已經過協商且擬出結論:對于“紙煙管制加嚴”一項,各方皆有共識,如對禁煙場所抽煙的人加重懲罰、增加禁煙場所如校園等;對于電子煙,因難以確認其焦油等成分,且許多年輕人因電子煙“入門”,禁止后將有法可管,包括禁止販賣、禁止吸食。
據悉,而在上述兩者之外,加熱煙的管制措施爭議最大,因為加熱煙所需要的煙嘴器具并沒有明文規定禁止,臺“行政院”過去堅持要開放進口加熱煙,“拒煙團體”則希望禁止。
林為洲說,原本在協商后,各方面針對加熱煙器具達成兩點共識:“可以販賣但不能做廣告”以及“20歲以下不可購買”,在場“委員”都同意,因此約定在4日上午進行相關條文修改。結果發現,3日晚遲遲等不到更新條文,林為洲透露,“傍晚‘衛福部健康署’說柯建銘不同意納管(加熱煙載具)!”
臺媒報道稱,此次“煙害防制法”中,推動通過加熱煙最大的幕后主使為美國菲利普莫里斯煙草公司,旗下加熱煙品牌“iQOS”早已于島內各縣市成立專賣店和維修店。目前臺灣一年煙品市場達1700億元新臺幣,未來紙煙衰退,恐怕會有半數市場轉向加熱煙,還會吸引更多第一次抽煙以及抽電子煙的人群,“龐大商機無法想象”。
對此,很多臺灣網民怒批,美國煙商的這種行為,可以說是“另一種鴉片戰爭”。有評論表示“支持”臺灣的背后都是生意人,是有目的的,“先以政治手段敲開大門,接著就露出真面目”了。甚至有人質問柯建銘:“下一步要開放大麻嗎?”
也有人表示,這讓人聯想到含有瘦肉精的美豬入臺,痛批民進黨當局:有利臺灣民眾的沒爭取到半點,迫害民眾身體健康的卻每項都開放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