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多年來的持續努力,公共場所控煙工作得以持續推進,并且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結合當前公共場所控煙工作的現實,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三個“不能”。
一、控煙宣傳不能淡化。
實事求是地說,2020年疫情爆發之前,公共場所控煙工作抓的很嚴。電視、報刊、網絡、廣播等媒體上每天都看到或聽到有關公共場所控煙的公益廣告宣傳。然而疫情爆發后,主要精力用于防疫抗疫方面上了,控煙宣傳有所淡化。即使疫情放開后,公共場所控煙宣傳也不多見。估計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有的領導認為無需再宣傳。三年疫情對國家經濟產生了前未所有的巨大沖擊,經濟發展態勢不容樂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消費者收入減少,相信消費者在卷煙消費方面變得日趨理智,有的選擇減少吸煙量或者戒煙了。換句話說,在這些領導心中煙民對控煙有了高度的自覺和自控,無需再反復宣傳。
二是認為少數違反控煙要求無關緊要。有人認為之前公共場所控煙宣傳抓得緊抓得實,許多煙民已經從心里上加以接受了。因此整體看主流煙民吸煙是文明的,是理性的。即使偶爾出現有違法公共場所吸煙情況的是特例、是個案,無關大局,對整個控煙態勢幾乎沒有啥影響。
其實,上述這些觀點和看法都是錯誤的。雖然說通過長期不懈努力,我國公共場所控煙取得了顯著效果。但是成果來之不易,需要持續鞏固,因此必須加強不能淡化,否則就有可能反彈。
二、控煙區域不能馬虎。
?在公共場所控煙方面還必須做到控煙區域不能馬虎。這就是說要嚴格按照國家衛生健康部門要求,對不允許吸煙的公共場所絕對不能放任,不能有吸煙現象發展,以確保公民身心健康權益。特別是黨政干部要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除了在會議室、辦公室及校園、醫院、車站候車室、汽車、影院等公共場所一律不允許吸煙外,還要做到在電梯、餐館等公共場所控煙要求。要大力倡導在未成年人面前不吸煙,在街道、公園等場所也必須控煙。
其實就是煙民在哪里能吸煙,在哪里不能吸煙,必須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執行,而不能人為想當然自由變通。對不允許吸煙的公共場所應該不能留有盲點盲區,宣傳和監督都要全方位覆蓋。這就要相關單位和部門必須堅持原則,堅持標準,不能隨便應付,敷衍塞責馬虎了事。
從目前情況來看,在這一點上做的確實不夠好。無論是公共場所控煙宣傳還是監督都存在盲點盲區,以至于在電梯、餐館等處出現因隨意吸煙而引發矛盾和糾紛,甚至打架等惡性事件情況時有發生。這需要引起復雜控煙責任的有關單位和部門領導高度重視,在公共場所控煙方面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不留盲點盲區,不留安全隱患。
三、控煙處罰不能忽略。
要想公共場控煙工作持續有效順暢,那么還必須堅持控煙處罰不能忽略。當前不少省市都制訂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但是有許多地方虎頭蛇尾。條例制訂實施之初,執行相當嚴格,但一段時間之后就慢慢放松了。有的地方甚至將白紙黑字的控煙條例張貼在墻上,成為一紙空文。沒有監督,沒有處罰,甚至有人打舉報電話都無人接聽,典型的形式主義,試想這樣的控煙條存在有何意義,怎么可能產生效果?
控煙處罰不能忽略,就是要求各地控煙組織、控煙領導要高度重視監督執行。要對違反相關條例的吸煙行為予以必要的懲戒、該批評教育的要及時批評教育,讓當事人意識到自己行為不妥,舉止不文明;該處罰的必須處罰,讓當事者受到經濟處罰以增加記憶,從而進一步提升對控煙要求的正確認識,并嚴格約束自己的吸煙行為,不隨意隨便吸煙,唯如此才能確保控煙效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