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還抽煙,有沒有點老師的樣子?”
“王德峰老師的課我就算帶著防毒面具也要坐在第一排!”
在人們的印象中,老師需要以身作則,起到帶頭作用。但是有這樣一位教授,他上課期間煙不離手,講到高興時還要重新點一根“助助興”。
即便是這樣,他的課依舊座無虛席,甚至還有學生自帶座椅來聽課。
這位老師的課堂究竟有什么魔力?
復旦大學為何能容忍一個老師在課堂上抽煙?
要說大學里面哪一門課最無聊,哲學絕對首當其沖。
老師在講臺上眉飛色舞,唾沫橫飛,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和周公約會。甚至會出現前幾排座位都沒有人坐的景象。
可是在復旦大學卻呈現出另一種“奇觀”,哲學課堂上座無虛席,就連過道上都站滿了人。
“你們不是在等我,而是在等著要探索哲學。”
老師的一句開場白,引得學生哄堂大笑。
這門課的老師正是王德峰教授。
從貝多芬到康德、從愛情到生命、從人生到理想,王德峰教授的言語幽默中不失嚴謹、詼諧中不失莊重,將枯燥無味的哲學知識變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例子傳遞給學生。
王德峰教授不需要多高大上的PPT,只需要一塊黑板、一根粉筆,就能帶領學生“沉浸式”體驗哲學的世界。
學生們都說,聽王老師的課就像是在聽真人脫口秀。
王教授幽默的授課方式不僅讓學生理解哲學知識的深層含義,還可以從中感受到快樂。
他對哲學的獨到見解也使他收獲了一大波“粉絲”。
哲學的選修人數大大提升,甚至還有校外的人慕名前來“蹭課”。
不過要聽王教授的課就必須要忍受一點,那就是煙味兒。
王德峰是一個資深的老煙民,煙癮非常大,幾乎是煙不離手。
每次講課講到興起時,他都會點燃一支香煙,在吞云吐霧之間娓娓道來。
時間長了,學生都開玩笑地說:
“王教授一點煙,我就知道重點來了。”
在疫情期間,王教授采用了網上授課的方式,在直播間中,王教授依舊延續了自己抽煙的習慣,沒想到這一幕被學生家長看到。
家長對這種行為表示不能接受,于是就將這段視頻發布在了網上。“復旦教授邊上課邊抽煙”的話題瞬間引起爭議,王教授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在傳統觀念中,教師就應該是嚴肅的,裙子短一點、口紅艷一點,都會受到學生家長的指責,更別說在課堂上抽煙了。
一部分人認為,身為教師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教室抽煙不僅會造成不良影響,還會讓學生承受“二手煙”帶來的傷害。
對于網上的爭議,王教授本人并沒有做出回應,但是他的學生站出來表示:
“只要是王教授的課,就算是吃榴蓮、吹鯡魚罐頭,我也能接受。”
由此可見,學生們對王教授抽煙的行為一點都不反感。
但是隨著輿論影響越來越大,復旦大學也不能對此置之不理。
復旦在學校搞了一個投票,如果學生不支持王教授吸煙,那么以后在他的課堂上絕對不會再出現抽煙的行為。
結果顯而易見,大部分學生對王教授的行為表示理解,甚至還有人很期待王教授抽煙這個“保留節目”。
結語:
客觀來說,王教授在課堂上抽煙的行為也不是那么難以理解。
作為一個成年人,他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判斷,并不會因為抽煙就導致學生染上什么不良習慣。
在抽煙之前,王教授會提前詢問學生,也會提前開窗通風,學生也理解王教授的抽煙行為。
如果哪天王教授沒抽煙,那才會讓人覺得奇怪呢。
不過說到底,抽煙還是有害健康的,這種行為我們不譴責,但是也不提倡,還是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對于王德峰教授在課堂抽煙的行為,你們有什么看法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