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煙民的好與壞,就看他能不能保持一種自我克制和善于“察言觀色”的情商,也就是說,什么場合可以抽煙,好的煙民應該有“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之一,文明吸煙。
作為新時代的社會公民,煙民也沐浴在文明新風之下,在吸煙的時候要有基本的文明素養(yǎng)。文明吸煙,就要首先知道哪些場所不能吸煙,哪些場所可以吸煙,哪些場所是限制吸煙,根據(jù)自己的常識判斷和遵守規(guī)定的場合下,做到文明禮貌吸煙、文明和諧吸煙、文明有序吸煙。
公眾場所嚴禁吸煙、病區(qū)危爆場所嚴禁吸煙,博物館區(qū)、醫(yī)院病區(qū)、候車室候車區(qū)不得吸煙,這些常識必須牢記在心,再怎么有煙癮也不能吸。
自知之明之二,控制吸煙。
煙民一定要有控制自我的能力,在面對禁控煙的場所的時候,能把控住自己想吸煙的沖動,在禁止吸煙和嚴禁吸煙的場所,要盡量做到不摸煙、不吸煙、不亂吸煙。在不能吸煙的地方,嚴格遵守,不能逞一時之快,卻忘記了遵守公德的要義。
自知之明之三,察言觀色。
這里所說的察眼觀色,就是在任何場合,都要注意當下的環(huán)境里有沒有禁止吸煙的提示,有沒有不能吸煙的場景。要知道好歹,明白道理,懂得其中的利害關系,比如,墻上貼了禁煙標識,或是周圍有婦女兒童,就主動做到不吸煙,或是趕緊把未吸完的煙掐滅。
學會察言觀色,學會理解別人,學會學習和觀察的能力,給自己和別人一定的空間距離感。在公眾場合,這種察言觀色的能力,需要培養(yǎng),更需要我們內心養(yǎng)成。
自知之明之四,分清好壞。
有人說不就是吸根煙嗎?至于這么大聲嚷嚷,還罰款處理嗎?這就是分不清好壞的樣子和做人做事的格局。人家有制度和規(guī)定,你非要去破壞。等到人家批評你,你還不接受,心底里還有小鼓在敲,為什么非要盯住我不放?這樣的小心思非常容易迷失了自我。
心中要有大格局,凡事要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就容易心平氣和,要知道任何規(guī)矩都不是專門針對你個人而制定的。
現(xiàn)實生活的豐富和復雜,往往超出我們的想象。只有擁有了自知之明的煙民,才會收獲不一樣的快樂。吸煙是為了放松精神愉悅心情,而不是讓人添堵。平和的對待控煙這件事,安靜地享受吸煙的快樂,才是一個好煙民。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