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人體哪個部位最脆弱?
肺!
秋季空氣干燥,肺喜潤而惡燥,此時最容易造成肺的損傷!
專家呼吁,秋天吸煙意味著對肺部的損傷加倍,“煙民”尤其是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請及時掐滅手中的煙。
根據《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吸煙率從1984年的33.9%下降至2018年的26.6%。其中,男性吸煙率從61%降至50.5%,女性由7%降至2.1%。盡管中國人群吸煙率呈下降趨勢,但與《“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控煙目標“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至20%”仍有差距。
煙民普遍對戒煙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戒煙為什么這么困難?武漢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長黃遠霞分析,“戒煙難”可以從軀體依賴、心理依賴和社會文化因素三方面找到答案。
吸煙時,尼古丁很容易被呼吸道上皮細胞、口腔黏膜和皮膚吸收,并在10到19秒后到達大腦,與中樞神經系統的受體結合,刺激大腦產生多巴胺,讓人產生欣快感。吸煙者就會陷入“吸煙一時爽,一直吸煙一直爽”的惡性循環。每當吸煙者想要擺脫這種依賴時,就會飽受焦慮不安、頭暈、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不振等戒斷癥狀的折磨。
除了軀體依賴,戒煙者還面臨“心癮”考驗。在吸煙者感到緊張、壓力、孤獨、無聊或生氣時,經常會用吸煙來緩解這些不良情緒。這些不斷被強化的行為最終可導致精神依賴,即產生心理上的依賴。
在我國,吸煙通常被視為重要的社交手段之一,隨著交往程度的加深,朋友、同事、上下級之間彼此遞煙的行為更為頻繁,這種“社交性上癮”也給戒煙造成極大困難。
“吸煙者深知吸煙的危害和戒煙的好處,從而發自內心產生戒煙的意愿,堅定戒煙的決心,是戒煙能夠順利進行的先決條件。”黃遠霞給愿意戒煙的朋友幾點建議:
主動創造“無煙”環境,扔掉打火機、煙灰缸和香煙。鄭重告訴身邊的人自己要戒煙,叮囑吸煙的朋友不要當著自己的面吸煙,讓身邊人監督自己戒煙。想吸煙時,通過喝茶、吃零食或進行某一項有興趣的活動來分散注意力。對于有嚴重煙草依賴的人,一定要到專科醫院的戒煙門診尋求幫助,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