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醫生,我先后接觸過近萬名吸煙者,了解到每一個戒煙者都有屬于自己獨一份的戒煙故事。今天,就梳理一二與大家分享。??
一個知名律師的戒煙故事——同事的突然逝去讓他幡然醒悟
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來到戒煙門診尋求幫助,因其在業界知名度頗高,出差成為家常便飯,每月不下十幾次的飛機、高鐵等出行。各地禁煙條例實施后,全國各地各大機場、火車站的等候大廳中可以輕松吞云吐霧的場景受到了明顯制約,加上自身對健康的重視,讓他初次萌生了戒煙的想法。
但從想法到行動的過程,他已經猶豫或徘徊了整整2年多的時間。這位合伙人告訴筆者:每次遇上棘手問題,熬夜查資料想方案寫文件時,一根煙往往能讓他靈光一現,助其度過難關。常年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依賴吸煙來提神舒壓的習慣也就保留了下來。
然而最終讓他下定決心走進戒煙門診的,卻是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一次,他和另一位年齡相仿的同事一起去外地出差,通宵工作,并按慣例點燃香煙來振奮精神。
凌晨時分,同事臉色發白地向他表示“胸口有點悶”,于是他轉身去幫同事拿水,誰料想回來之后,同事已躺倒在地,雖經全力搶救卻仍遺憾離世。
事后,他痛心地回憶道:同事被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這個病和長期吸煙關系密切。而也在那個凌晨的數個小時中,他抽了整整3包煙!眼睜睜地看著身邊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逝去,他幡然醒悟,義無反顧來到戒煙門診尋求幫助。?
一名事業成功人士的戒煙故事——不戒煙女兒都瞧不起我
在多年與患者攜手對抗煙魔的角斗中,一位女患者讓筆者印象深刻。衣著光鮮、事業成功、氣場強大,是患者初次問診時留給筆者的主要印象。在例行詢問戒煙緣由時,女患者掏出一包香煙擺在桌子上,不緊不慢地說:
“我事業成功、家庭和睦。前半生我想得到的一切我都有。醫生你看,就連我抽的煙也是名煙。但是我這輩子唯一沒做成功的就是戒煙,為此就連我女兒都瞧不起我”。
根據診療程序,筆者依據她的成癮系數及尼古丁、血液中的尼古丁殘留、一氧化碳含量等指數,為其制定了個性化的戒斷方案,并定期對其進行回訪,患者也積極配合,戒煙成效顯著。而就在幾次回訪完成后,女性患者突然悄無聲息。
2個月后,再在診室內見到她時,她目光黯淡、神情頹廢,并告訴筆者:在她消失的2個多月內,她的獨女因為抑郁癥自殺。回想女兒的患病,她自責不已,而令女兒厭惡的吸煙行為,或多或少也增加了女兒的負面情緒,甚至于加重了她的病情。因無法排解喪女之痛,情緒低落的她選擇重新點燃香煙來緩解壓力,但幾經思慮,還是決心向醫生尋求幫助。
醫生的話
作為一名醫生,我想說,戒煙門診的故事一直在繼續。和往年不同,戒煙患者來問診的主要原因已經有所改變,以往多為備孕需求,或者家中有重大疾病患者,需要無煙靜養等等。但在過去的一年中,有不少戒煙者是商務人士,因為禁煙條例實施后主動提出戒煙,另外一些也是認識到吸煙的危害,主動選擇與煙草告別。
在未來,筆者謀劃,與專業的控煙工作者一起,走進社區,面向機關單位等集體,普及禁煙知識和戒煙方法,讓越來越多的人不留遺憾地早日擺脫煙癮。
注:(作者周劍平是一位醫學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副主任醫師)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