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來自廣東的楊女士帶娃到母嬰室哺乳,發現母嬰室被三個抽煙小伙占用,室內煙霧繚繞,嗆到無法進入,盡管孩子很餓,也只能是到廁所里給孩子喂了幾口奶。
顧名思義,母嬰室是為服務母嬰的公共場所,既可保護母親隱私,也可安撫哭鬧中的孩子,避免影響他人。早在2016年,國家就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并附《公共場所母嬰設施配置推薦標準》。隨著三孩生育政策和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法規的落地實施,公共場所和機關、企事業單位新建、改建的母嬰室日漸增多。但設立母嬰室僅僅是第一步,如何確保其發揮應有的作用,后續的管理、維護等仍需跟進落實。
在2019年,杭州某商場就發生過母嬰室被網紅霸占事件,致使抱著孩子的母親無法進入。而除了被占用之外,不少媽媽抱怨部分母嬰室設施不夠齊全,室內環境參差不齊,且無法通過百度、高德等地圖搜索工具尋找到母嬰室,路上指示牌與室內地圖的標識指引也不夠準確。
如何使“小空間”發揮出“大作用”?
對于母嬰室的后續管理可以開啟由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共同監督的模式,在明確母嬰室管理責任人與衛生保潔等管理維護標準的同時,設置意見反饋平臺,不斷進行環境優化和服務升級,保證母嬰室專區專用、整潔干凈。而對于地圖上“查無此室”的問題,相關部門可上線母嬰設施電子地圖或借助小程序一鍵查詢,及時更新公共場所母嬰室地圖,為市民與外地游客瀏覽、導航提供便利。
一間母嬰室,包含著尊重與愛。近年來,我國愈發重視母乳喂養環境體系建設,積極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當我們在呼吁讓母嬰室“規范、合理一點”的同時,不妨讓它再“溫暖、創新一點”。許多母嬰室設計不乏暖心創意,如某些商場的母嬰室洗手池可提供熱水,還會配備飲用水機、暖奶器、母嬰用品自動販賣機等設備;有的商場和醫院還配備空氣凈化器,給吸奶設備消毒的微波爐,以及儲存母乳的冰箱。更有許多城市推出“移動母嬰室”“多性別母嬰室”,極大程度上滿足了使用需求,備受好評。
母嬰室不僅要有“量”的要求,還要有對“質”的追求,小小母嬰室,卻能體現出一座城市的文明與溫度。只有在規范合理使用母嬰室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提升品質,才能更好地保證母乳喂養和母嬰健康,從而營造出一個生育友好、關愛母嬰群體的良好社會氛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