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下旬召開的一次會議上,中疾控研究員楊杰說,當前我國的全面無煙立法具有極高的支持率,全面無煙立法存在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是立法路徑的問題,如何加強控煙相關條款的內容,使法規更有實施性,需要進一步探討。此外,每個省市在控煙立法過程中都會面對來自煙草部門的質疑和干擾,需要相關部門積極應對。
關于控煙立法,其實并非只是衛生部門的工作,控煙背后,關系著國計民生,涉及到衛生、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尤其對煙草大省來說,一項控煙政策的出臺,需要傾聽煙草部門的意見,這一點是無可厚非的。其實推動無煙立法最大的動力在于國家和人民對于健康的重視,無論是人民至上的理念還是百姓對于健康的高度關注,都預示著當前我國推動全面無煙立法的條件正在逐步成熟。
12月份,中國控煙協會在上海舉辦了一場2023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地區控煙交流活動,港澳滬三地的控煙工作者和專家學者一起交流、分享了控煙經驗及成果。從這次會議上獲悉,上海市成人吸煙率連續12年呈持續下降趨勢,2022年為19.4%,遠低于全國的24.1%;香港多年來位居全球最長壽地區行列,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顯示,低吸煙率是香港人長壽的重要關鍵;澳門亦通過多管齊下的控煙舉措取得顯著成果,2011年至2022年期間,澳門卷煙使用率由16.6%下降至10.6%。
戒煙服務已成為推進控煙工作的重點內容,并且正在逐步深入到社區和家庭。
上海經調查發現,目前家庭正逐漸成為“法外之地”,于是推出了“十月懷胎·爸爸戒煙”孕產家庭戒煙項目,該項目作為《健康上海行動》首批項目之一,旨在通過關注孕期這一重要人生階段,依托人文關懷,觸動、鼓勵、幫助和指導孕產家庭成員戒煙。這項工作將在2024年全面啟動,并納入各醫療衛生機構考核。
為探索形成科學有效的社區戒煙模式,2023年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在全國選定5個城市開展社區戒煙綜合干預試點項目,長沙市雨花區被確定為湖南省唯一項目點。目前,3000名社區吸煙居民的基線調查工作已接近尾聲,正在招募戒煙干預入組對象。戒煙干預對象將得到專業醫生的免費戒煙服務,服務全程持續6個月。
國際方面,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通貨膨脹和消費者習慣改變給煙草企業帶來巨大挑戰,奧馳亞集團等煙草巨頭難以繼續通過提高產品價格來彌補卷煙銷量的持續下降。數據顯示,包含稅費的“萬寶路”每包平均售價為8.77美元,比低價卷煙品牌貴了43%,而五年前這一差距為31%。
根據“全球煙草控制進展中心”獲得的新數據,在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期間,實施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所要求的煙草控制政策措施的速度有所放緩。英國的一項研究也顯示,自新冠肺炎大流行開始以來,英國吸煙率持續數十年的下降勢頭停滯不前,這種衰退的停滯在優勢社會群體中更為明顯。
尼古丁到底會不會致癌是一個長期爭議的話題。《煙業通訊》的一篇報道認為,對尼古丁的誤解可能是阻礙世界擺脫危險形式的吸煙和無煙煙草產品的關鍵原因。文章說,任何真正致力于減少煙草危害的人都應該認識到,要讓新一代的醫療保健學生和未來的從業人員對尼古丁有正確的認識,才能開發出更好的煙草替代品和戒煙產品,才能讓無煙未來成為可能。
其實,對煙草的認識也如是。
只有科學、正確的認識煙草,才能更好的控制煙草和使用煙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