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城市報中國健康城市研究院、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北京健康城市建設促進會、北京健康城市建設研究中心共同發布了《健康城市藍皮書:中國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23)》《健康城市藍皮書:北京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23)》。
發布活動現場。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月 攝
《健康城市藍皮書:北京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23)》以健康北京行動的開展情況為起點,分析總結健康北京行動的主要指標情況,人均期望壽命、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標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北京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高,從2012年的8.80%提升至2022年的40.5%,《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實行以來,15歲以上成人吸煙率由2020年的20.3%降至2022年的19.9%,2022年,北京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8.4%,與去年基本持平,較2020年上升3.98個百分點,北京市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6.89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50.18%,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已達到90%以上,各項指標總體向好。
藍皮書還關注到青少年控煙問題。研究者對北京市中學生進行自填式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的施行在降低中學生煙草使用和二手煙暴露方面效果顯著,同時,青少年電子煙流行趨勢與安全問題值得關注。
專家認為有兩個現象需要高度重視,一個是吸煙人群呈低齡化趨勢,二是電子煙逐步在年輕人中成流行趨勢。電子煙對健康是有害無益的產品,電子煙可以引發心臟病、肺部疾病等,且電子煙很容易以時尚的方式誘導青少年接觸,之后有可能接觸傳統的煙草,成為新的煙民。報告發現,父母吸煙、好朋友吸煙是中學生吸煙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學校控煙工作取得成效,但仍需進一步加強。藍皮書建議,繼續強化“政府管理、單位負責、個人守法、社會監督”的控煙工作體系,加強對青少年煙草危害的宣傳力度,降低中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得煙草的可能性,為有戒煙需求的青少年提供及時的戒煙服務。
另外,報告圍繞健康環境、健康社會、健康服務、健康文化、健康產業、健康人群六大領域,從城市環境建設、婦幼健康、嬰幼兒照護、職業健康、養老健康、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健康文化、健康傳播等多個角度,對中國健康城市建設的進展、經驗、問題進行全方位分析。同時,報告發掘和研究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的先進經驗,分析和比較國內外健康城市建設各個領域的優勢和異同,以期為“十四五”時期全面推進健康中國行動、落實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