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的張大爺(化名)此前有著40年的吸煙史,雖然后來戒了煙,卻還是一直咳嗽氣喘了10年。近日,張大爺前往醫院檢查發現,導致他反復氣喘的 “罪魁禍首 ”是卡在氣管內的一個腫物,幾乎堵塞了60%的氣管,甚至有威脅生命的可能。經過微創手術,最終張大爺體內的“ 雷”被切除。
△醫療團隊在手術
78歲的張大爺是個有40年抽煙史的老煙民了。近10年來,他反復咳喘,戒煙后咳喘始終反復,2023年入冬以來癥狀持續加重,便來到揚州市江都人民醫院就診。
經胸部CT檢查,張大爺存在肺部感染、肺氣腫等多種病癥。而檢查中,也發現了導致他反復咳喘的“罪魁禍首” ——氣管內長了一個腫物,幾乎堵塞了60%的氣道。
△堵塞氣道的腫物(紅圈內)
此前,張大爺在就診時就發現過這枚腫物,但當時醫生表示手術風險太大,建議保守治療。“當時患者氣喘明顯,腫物堵塞氣道后,氣道狹窄,隨時有并發呼吸衰竭甚至猝死的可能。”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治醫師周童介紹。
經積極治療,雖然肺部感染和肺氣腫得到了較好改善,但是患者氣管內的腫物卻如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全部堵塞氣道,仍會對生命造成威脅。
如何“排雷”?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腫瘤科、影像科、胸外科、麻醉科等多學科開展MDT會診。由于患者身體弱,肺功能差,氣管內腫物位置特殊,位于左右支氣管分叉處,經評估后不便開展常規手術,但是可以“另辟蹊徑”,在支氣管鏡下進行治療,從而達到切除腫塊的目的。
與家屬溝通后,近日,經省級專家指導,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杜開頤帶領周童、朱雷兩位醫生在手術部的配合下,成功為患者實行氣管鏡下腫物切除術,約 2小時,手術順利結束。術后病理明確該腫物為惡性腫瘤。
“該技術最大的優勢是通過支氣管鏡。”周童介紹,這項技術采用高頻電刀加圈套從氣道內部切除腫物,以微創的方式達到切除腫物的目的。
順利切除了腫瘤,張大爺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氣喘的癥狀也大為改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