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室內全面禁煙到電子煙被納入禁煙范圍修法、從首個“無煙世博”到健康城市“樣板城市”……上海自控煙立法15年來,成功探索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探索超大城市精細化管理貢獻方案和經驗。
上海發布控煙行動三部曲。(上海健促委供圖)
記者1日獲悉,如今,上海市成人吸煙率已下降了7.5個百分點至19.4%,提前達到“健康中國2030”目標。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方面當日披露,自2017年室內全面禁煙后,全上海年均控煙執法處罰金額超過220萬元,至2023年底累計近1600萬元,公共場所控煙狀況不斷向好。目前,法定禁煙場所違規吸煙發生率從控煙立法前的37.5%下降至12.3%,室內“無煙具”場所、“無煙蒂”“無吸煙室”場所的比例分別為93.4%、90.3%、99.7%。
孕產家庭戒煙活動在全上海推廣。(上海市健促委供圖)
據了解,上海是中國較早開展控煙工作的城市之一,1994年,上海制定了相關政府規章。2010年3月1日,《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簡稱《條例》)生效實施,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在中國生效后,大陸地區首部省級人大頒布的控煙地方法規。2016年11月11日,《條例》第一次修訂,與國際接軌,實現室內全面禁煙。2022年10月28日《條例》第二次修訂并實施,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煙范圍。相關部門持續對餐飲、網吧、娛樂等控煙難點場所重點開展執法檢查,同時對公共場所使用電子煙加強監管并連續開出“罰單”。2023年11月1日實施的《上海市愛國衛生與健康促進條例》亦將控煙作為重點內容,加強監督執法和完善戒煙服務網絡建設,強化戒煙專業支持等。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長吳凡曾任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她是上海控煙的親歷者。據悉,上海世博會是《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在中國履行后的首次世博會,成為世博會159年歷史上首個無煙世博。
在采訪中,她向記者講述了第一屆“無煙世博”的故事。當年,上海世博會以綠色、文明、健康為重,2009年7月,上海世博局順應社會呼聲,全部退還2億元煙草企業捐款。世博園區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全面禁止吸煙;上海在園區內設置了43個室外吸煙點、清除戶外煙草廣告。
世界衛生組織等赴上海對“無煙世博”工作開展聯合評估后認為,上海世博會自5月1日開園以來控煙措施不斷完善穩步提升,已達到其發布的《無煙草煙霧大型活動實施建議》要求,實現了“無煙世博”目標。
吳凡講述“無煙世博”的故事。(上海市健促委供圖)
“世博會持續時間長、參觀人數多,‘無煙世博’極具挑戰性。”她說,“無煙世博有力提升了社會各方對中國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和依法控煙的信心。”
2010年,上海在控煙立法和首創“無煙世博”的同時,開啟了“無煙上海”1.0時代。“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作為全市控煙牽頭單位,協調各控煙管理部門、控煙執法部門聯合行動,同時與控煙協會等專業機構和社會組織緊密協作,逐步形成了“行政監管”“場所自律”“社會監督”“人大督導”“專業監測”“輿情評價”的上海控煙“六位一體”推進機制,控煙成效逐步顯現。
自2016年10月25日起,上海撤除了上海站、上海虹橋站、上海南站三大火車站的室內吸煙室,站內也不會擺放任何形式的吸煙器具。當年10月30日零時起,上海浦東、虹橋兩大國際機場航站樓內禁止吸煙,所有室內吸煙室關閉并停止使用。時任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曾表示,通過全面實施新的室內禁煙政策和采用全社會參與的共建共治方式,上海可以向中國其他城市和其他國家的城市證明,創建100%無煙環境是可行的,上海作為中國最富活力的城市之一,是健康城市工作的“樣板城市”。
2017年3月1日起,上海施行并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無煙上海”進入2.0時代。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于2022年10月28日通過《條例》修正案,并于2022年10月28日起施行,是國家將電子煙納入監管后,首個修訂控煙法規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煙范圍的城市,自此,“無煙上海”邁入3.0時代。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2019年8月,上海市政府率先制定出臺《健康上海行動(2019-2030年)》,這個省級中長期健康行動方案明確規劃了上海控煙工作的線路圖和任務書,并逐步形成和完善控煙宣傳與監督執法“六個一”管理模式,即:一套制度(控煙法律、規章、規范、標準等)、一個機制(多部門協同合作與社會共治機制)、一根線(12345控煙投訴舉報熱線)、一幅圖(控煙熱力地圖)、一張網(全市綜合戒煙服務網絡)和一系列工作方法(專業支撐、問題導向、人文關懷等),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打造健康城市。
上海舉行無煙集體婚禮。(上海市健促委供圖)
如今,在上海,“健康融入萬策”理念和實踐在控煙領域多點開花,比如:由上海市人大通過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上海市黃浦江蘇州河濱水公共空間條例》中規定,“在濱水公共空間內吸煙的,應當在指定的吸煙點進行”;由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市道路運輸局修訂發布的《上海市公共汽車和電車乘坐規則》自2021年12月28日起施行,其中將“乘坐公共汽車和電車禁止吸煙”的內容新增“禁止吸煙(含電子煙)”等。
目前,全上海有控煙志愿者逾萬名,其中實名制核心控煙志愿者近3500名,覆蓋全市所有區和街鎮,開展日常控煙宣傳、巡查、勸阻違規吸煙和參加進博會、花博會等大型活動和賽事保障,并首創《控煙執法建議書》制度,于2013年在全市范圍內推廣使用,有效銜接監管執法形成閉環,提升控煙精準執法和監管效率。
與此同時,上海積極推進和完善戒煙服務體系建設,為有戒煙需求的煙民提供專業、科學、有效、便捷的綜合戒煙服務。目前全上海已建成37家規范化建設的戒煙門診,可為煙民開展綜合評估和制定個性化的戒煙方案。上海市健促委方面表示,今后將進一步通過建立完善的互聯網移動戒煙平臺,整合全市戒煙資源,形成更為便捷、高效的一體化閉環戒煙服務網絡。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