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控煙條例》正式實施第10年。10年了,深圳還有哪些地方控煙不理想?
記者從日前發布的“《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2023年度執行效果評估報告”(以下簡稱《2023報告》)中獲悉,網約車的禁煙標識張貼率最差,僅為16.3%;違法吸煙率“前三甲”,還是這三類場所:網吧/游藝廳、酒吧、歌舞廳。
報告由深圳市控煙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聯合發布,共暗訪了1508家場所,對1262名場所管理者和4303名公眾進行問卷調查。
控煙義工向商戶普及禁煙知識并發放禁煙標識。 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忠 攝
?網約車拖后腿:
標識張貼率“墊底”
報告顯示,十年間深圳持續推進控煙條例有效執行,各類場所的禁煙標識張貼合格率由2014年41.1%提升至96.6%,公眾控煙條例知曉率明顯提升。
令人遺憾的是,網約車禁煙標識張貼率較低,僅有16.3%,拉低全市的禁煙標識張貼合格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出租車,其禁煙標識張貼率達到92.7%。
對此,報告建議,對網約車加強行業監管,組織開展網約車司機控煙培訓,統一印發規范的禁煙標識,亦可通過組織開展無煙網約車評選等活動,提高司機控煙意識。
?控煙“老大難”
三類場所煙味一直沖
報告顯示,違法吸煙率“前三甲”,還是老三類場所:網吧/游藝廳丶酒吧、歌舞廳。調查發現,上述場所有煙頭、煙味或違法吸煙現象的比例分別是45.2%、35.7%和33.8%,明顯高于各類場所平均的16.6%。
報告還問了公眾的意見。在公眾眼里,深圳控煙最不理想的五類場所是:酒吧/歌舞廳,73.5%;網吧/游藝廳,67.4%;餐飲,43.8%;休閑服務場所,40.3%;賓館/酒店,34.7%。
?三手煙“潛伏”更深:
別讓家成為吸煙重災區
吸煙有害健康,路人皆知。但具體有哪些危害,就不是人人都清楚了。報告顯示,有近19%的人不知道吸煙可導致性功能障礙,近14%不知道吸煙會導致中風,5%不知道吸煙能導致肺癌,超過10%的人不知道二手煙會導致成人心臟疾病。
報告還直接問了吸煙者:你們在哪里“吞云吐霧”最多?前三位是:吸煙點,70%;家里,54%;室外其他區域,48.9%。 而公眾二手煙暴露的場所排名前3位的是室外其它區域(57.5%)、吸煙點(55.7%)和樓梯走廊(35.1%)。
雖然家里是私人地方,不是室內公共場所,不在《控煙條例》規定的禁煙范圍,但是二手煙、三手煙對家人的危害必須要引起重視。
“煙草煙霧中有7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有400多種是有害的。除了二手煙之外,我們更應關注三手煙。二手煙煙霧消散后,顆粒性的致癌物質可附著在家具、窗簾、地毯、衣服等物體表面成為三手煙?!鄙钲谑袩o煙城市項目技術負責人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兒童青少年慢性病防控科主任熊靜帆表示,三手煙損害健康,尤其對嬰幼兒危害大,嬰幼兒在家里爬行會接觸更多的三手煙,將會影響孩子呼吸系統健康。
報告建議,應規范吸煙點設置,并關注家庭吸煙問題。針對控煙死角,場所管理者要加強樓梯走廊和廁所的巡查,鼓勵使用煙霧探測器等科技手段加強監控。
據悉,為強化家長和學生無煙的意識,深圳持續在幼兒園、中小學校開展“無煙家庭”創建工作,設計了無煙工具包,科普煙草的危害,學生作為家庭監督員每天記錄家庭無煙情況,提高家庭戒煙依從性,也取得較好的干預效果。
?控煙人人有責:
通過“別抽啦”小程序一鍵反饋
報告顯示,公眾對無煙法律的支持度十年來持續攀升,由2014年全面無煙法律施行之初的81%提升至94.1%。
深圳市民的控煙意識已深入人心,控煙也初見成效。68.0%的受訪者認為,深圳公共場所吸煙情況明顯減少或有所減少。80.9%的受訪者認為,公眾二手煙暴露情況有所減少或明顯減少。
十年來,深圳開展一系列控煙執法“車輪戰”,先后創下8個國內”首例”,開出首張向未成年人售煙的3萬元罰單、首張針對網吧控煙不力的3萬元罰單、首張針對違法吸煙者逃跑的500元罰單、首張違法吸電子煙的罰單、首張電子煙實體店罰單,以及首次將電子煙加入禁煙標識,首先試點安裝控煙“電子眼”。
為了更方便市民投訴違法吸煙現象,2023年5月,深圳市控煙辦開發了“別抽啦”微信小程序,市民可掃碼一鍵投訴,控煙志愿者將在后臺受理、接單、到場所督導并反饋處理結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