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
4月11日,深圳發布《<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2023年度執行效果評估報告》(以下簡稱《2023報告》),由深圳市控煙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聯合發布,共暗訪了1508家場所,對1262名場所管理者和4303名公眾進行問卷調查。這也是深圳連續10年對控煙條例執行效果進行評估。
禁煙標識張貼率網約車“拖后腿”
《2023報告》顯示,十年間深圳持續推進控煙條例有效執行,各類場所的禁煙標識張貼合格率由2014年41.1%提升至96.6%,公眾控煙條例知曉率明顯提升。令人遺憾的是,網約車禁煙標識張貼率較低,僅有16.3%,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出租車張貼率達到了92.7%。
對此,報告建議,對網約車加強行業監管,組織開展網約車司機控煙培訓,統一印發規范的禁煙標識,亦可通過組織開展無煙網約車評選等活動,提高司機控煙意識。
《2023報告》顯示,深圳控煙仍然存在“三大難”——網吧/游藝廳、酒吧和歌舞廳。調查發現,上述場所有煙頭、煙味或違法吸煙現象的比例分別是45.2%、35.7%和33.8%,明顯高于各類場所平均的16.6%。
建議加強樓梯走廊控煙巡查
《2023報告》顯示,大部分受訪公眾認為場所吸煙情況明顯減少或有所減少,達68.0%,僅6.8%認為場所吸煙情況有所增加。公眾對禁煙效果最不滿意的3個場所為酒吧/歌舞廳(73.5%),網吧/游藝廳(67.4%),餐飲(43.8%)。
該報告對“現在吸煙者”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吸煙場所排名前3位的是吸煙點(70.0%)、家里(54.0%)和室外其他區域(48.9%)。
而公眾二手煙暴露的場所排名前3位的是室外其它區域(57.5%)、吸煙點(55.7%)和樓梯走廊(35.1%)。《2023報告》建議,應規范吸煙點設置,并關注家庭吸煙問題。針對控煙死角,場所管理者要加強樓梯走廊和廁所的巡查,鼓勵使用煙霧探測器等科技手段加強監控。
74.9%煙草使用者正減少吸煙
10年來,深圳開展一系列控煙執法“車輪戰”,先后創下8個國內“首例”,開出首張向未成年人售煙的3萬元罰單、首張針對網吧控煙不力的3萬元罰單、首張針對違法吸煙者逃跑的500元罰單、首張違法吸電子煙的罰單、首張電子煙實體店罰單,以及首次將電子煙加入禁煙標識,首先試點安裝控煙“電子眼”等。
《2023報告》顯示,74.9%的現在煙草使用者正減少吸煙或嘗試戒煙,65.5%的現在電子煙使用者正減少或嘗試戒煙。
《2023報告》顯示,無論是場所管理者還是公眾,均高度認同“每個人都享有無煙環境權利”,達到93.9%。尤其是公眾對無煙法律的支持度十年來持續攀升,由2014年全面無煙法律施行之初的81%提升至94.1%,創10年新高。
報告建議持續推廣新版控煙標識,提高公眾對“別抽啦”智慧控煙小程序的知曉度,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倡導和鼓勵市民參與禁煙場所的建設和維護。通過該微信小程序,市民可掃碼一鍵投訴,控煙志愿者將在后臺受理、接單、到場所督導并反饋處理結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