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自2023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效果如何?4月28日,應成都市郫都區生態環境局的申報和邀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會同專家組前往云橋濕地,對其是否達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示范基地”相關指標要求,進行調研和評估。
中國綠發會標準工作委員會2022年發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示范基地評價標準》,在控煙方面有明確要求。
(評價標準指標節選)
中國綠會發控煙工作組代表參加了本次實地調研,并在調研結束后的濕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研討會,結合評價標準,就環保協同控煙議題和與會嘉賓展開交流。
經評估專家的一致評審,成都市郫都區生態環境局所申報的云橋濕地,正式獲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示范基地”。
目前,控煙作為相對小眾的環保話題,在生態環境領域相關標準中,尚較少被納入。《成都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施行后,除了明確規定室內公共場所的控煙范圍,還通過第六條第二款對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禁煙做出了明確規定。
煙草的危害正在通過被丟棄在環境中的卷煙過濾嘴以及其釋放的7000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威脅著人們的環境健康和人身健康。從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22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可發現,占比達到84.5%的海灘塑料垃圾中,排在首位的便是卷煙過濾嘴。
卷煙雖小,但危害巨大,且這種危害往往為人們所忽視。中國綠發會副理事長周晉峰在多地調研過程中亦發現,很多地區生態建設規劃做得很好,大環境很好,但在細節上則敗在了煙頭垃圾上,草叢、樹底、岸邊經常可見,“走一段路,撿了20多個煙頭”的情況,并非個例。
本次云橋濕地調研和評估,以及當地生態環境局對包括控煙指標在內的各項評價指標的重視,也體現了云橋濕地在生態恢復和保護過程中的認真與嚴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