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可吸煙場所越來越少了
早在1998年,深圳就為控煙立法,但條例缺乏操作性,之后15年間未開過一張罰單,被外界形容為“一紙空文”。
2010年,深圳重啟了控煙條例的修訂,2014年3月1日起施行,成為一部“全面無煙”的法規,即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全面禁煙,全面控煙正式“啟航”。
2019年,條例再次修訂,將公交站臺、地鐵出入口、電子煙都列入禁煙范圍,堪稱中國內地最嚴“控煙令”。
穎子(化名)和老于(化名)先后于2021年和2022年戒煙,戒煙前穎子抽了22年,老于抽了31年,老于抽煙比較規律,一天大概三分之二包,穎子抽煙不規律,有時候半包,有時候一包還多,沒戒煙的時候老于覺得自己被煙控制住了,掙脫有心無力。穎子則一面討厭別人抽煙,又控制不住自己抽煙。戒煙后,穎子和老于都反饋:身體變好了。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一、戒煙,先從心癮戒起
2021年,因防控原因,穎子待在家的時間變長了。在家里,穎子的固定抽煙場所是陽臺。陽臺上,穎子放了一個煙灰缸。只要一跑陽臺,女兒就知道她又去抽煙了。
有時候女兒會說:“你怎么又抽煙了?”穎子一直沒將女兒的話當回事,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女兒的作文——《我的媽媽》。作文的末尾,女兒寫:我媽媽什么都好,就是愛抽煙。如果能把煙戒了就好了。讀到這段話,穎子腦子里“嗡”一下:“呀,原來她是在意我抽煙的。”
又一天,穎子看到陽臺上的煙灰缸,里面躺著密密麻麻的煙頭,有的橫著,有的豎著,混在南方的雨水里:“突然覺得這個煙灰缸很惡心,很嫌棄自己,抽煙身上又臭,我怎么是這樣的人。”穎子覺得再抽下去,既對自己不負責,也對孩子和家庭不負責,便下定決定戒煙。
下完決心,但真戒起來還是很難。“有時候跟自己說,就抽這最后一根。然后有了很多個最后一根,有心癮很難戒。”
2021年國慶節,穎子和鄰居相約帶孩子去重慶旅游。穎子跟鄰居說:我不買煙,要是買了煙你就別讓我把煙拿走。“第一天,真的很難,時不時去摸煙,但忍著,覺得那一天好漫長,但總算也熬過去了。”之后第二天,穎子沒有去買煙,也沒有抽煙:“就這樣,自己算日子,三天沒抽了,四天沒抽了。不是說14天就可以養成一個好習慣嘛,就這樣慢慢戒掉了。”
戒煙后,穎子也不是完全不抽煙了。有時候應酬,別人遞煙她也接。不過心癮沒了,對煙的渴望也沒有了。“現在一年可能也還會抽上十幾根,但沒有癮了。”穎子坦言,相較男性,女性抽煙是更個人的事情。“男人的社交場,經常會有人散煙,但基本上不會主動給煙給女士。總體而言,要戒煙,女士更好戒,誘惑少一些。”
戒煙后,穎子的睡眠狀況和食欲都比以前好了很多:“以前睡覺前會很難入睡,比較興奮,現在到點我就睡著了。”
二、“如果不戒煙身體可能就要垮了”
老于是靠生病的“契機”才終于把煙戒掉了。戒煙前的幾年,老于經常感冒。感冒時咽痛厲害,抽煙會更痛,但老于次次忍不住。一抽煙,感冒的病程就會很漫長,常常拖半個月還不見好。
老于知道是抽煙拖累了身體:“吸煙那種隱秘的快感讓人沉迷其中出不來,恰恰是這種快樂把人拖入深淵,我覺得我被煙控制住了。”
2022年,又一次不見好的感冒,老于下定決心戒煙。和穎子一樣,前面兩周最難熬。熬過了這十幾天,戒煙的第一階段,也是最難熬的階段就過去了。“每次癮上來的時候,我就在心里跟自己說,再忍忍就過去了,如果不戒煙身體可能就要垮了。”
戒煙后,老于在家里擺了兩包煙,他說,要主動建立這種抵御機制來強化戒煙成果:“就是我手里有煙,我隨時可以拿來抽,但是我不碰它。”
時至今日,老于依然會覺得煙是香的,聞到別人抽煙也覺得香,但他不想再碰煙:“以前的煙友也曾經想給我遞煙,都被我拒絕了。因為我知道我只要再一碰,絕對又抽上了,絕對不能碰。”
控煙條例施行十年深圳做了這些事
?深圳首創控煙執法“車輪戰”
為將2014版《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落到實處,自2017年起,深圳首創控煙執法“車輪戰”,不打招呼、突擊行動,媒體跟蹤報道、全程直播,迄今已累計開展31輪183場。控煙10年,深圳罰款超過875萬元,處罰力度、執法效果都在全國領先。
?十年來,深圳控煙執法先后創下7個國內“首例”:
首張針對向未成年人售煙的3萬元罰單
首張針對網吧控煙不力的3萬元罰單
首張針對違法吸煙者逃跑的500元罰單
首張針對違法吸電子煙的罰單
首張針對電子煙實體店的罰單
首次將電子煙加入禁煙標識
首先試點安裝控煙“電子眼”
其中,全國首個控煙“電子眼”用科技賦能,實現精準執法。控煙“電子眼”率先在深圳市坪山區馬巒街道試點,安裝在餐廳、車站、網吧等禁煙區域,每3秒就更新一次空氣數據,煙味一濃就會自動報警,實時傳輸到后臺,執法人員在手機上查看線索,上門查處一查一個準。
?2023年,深圳還上線了“別抽啦”控煙投訴小程序
市民掃碼就可以上傳照片,投訴違法吸煙行為。系統接到每一單投訴后,經審核通過,會自動分配給各街道的志愿者前往現場核實、督導和宣傳教育,執法部門也會跟進。
?深圳還在全市范圍內建立起了“家-校-衛”聯動控煙體系
區、學校、年級、班級都會成立相應的“健康家委會”督促此事,做到“爸爸戒煙,從娃娃抓起”。2021年,該項目入選了健康中國控煙行動典型案例。以寶安區為例,2024年寶安區595所學校(含幼兒園)通過無煙學校創建評審,完成率達到100%。
?深圳已建成超過5000家無煙單位
除了無煙家庭,深圳還創建了無煙單位(無煙黨政機關、無煙學校、無煙醫院等)、無煙商鋪、無煙道路、全國首個“無煙街道”(坪山區馬巒街道)、全國首家“無煙主題公園”等。其中,無煙單位的建設進度最快,深圳開發了全國首個“無煙單位建設信息管理系統”,單位申報、區級評審、市級復核、監督評估等全流程都能在線上完成。目前,全市已建成超過5000家無煙單位。無煙的環境在不斷擴大,吸煙的“地盤”被不斷壓縮。
?深圳的戒煙服務不斷完善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等全市11家公立醫院陸續開設戒煙門診,為“煙民”提供心理、藥物支持。2022年5月起,戒煙支持網絡擴展至社區。全市800多家社康機構,在門診信息系統內增設戒煙服務模塊,對于15歲及以上的首診居民,醫護人員主動詢問吸煙史,對吸煙者開展簡短戒煙干預、健康教育,打印健康教育處方,協助有戒煙意愿者制定戒煙計劃并定期隨訪,必要時將其轉介到醫院的戒煙門診。
控煙對深圳人的健康有何改善?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以此為題合作開展了一項研究,分析《深圳市全面無煙政策執法的健康效應效果》。
在此次研討會上,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研究員萬霞透露:
在2014年版《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施行的最初2.7年,急性心梗、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風險已分別下降了6%、6%和7%,相應減少了20.0%(2422例)急性心梗、6.2%(2951例)和17.7%(2014例)病例發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