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在中小學生群體中出現了一種新的游戲風潮——玩“煙卡”。煙卡由廢棄煙盒制作而成,小孩們把各種煙盒蓋撕下來折成長方形卡片,雙手合攏,以空掌心擊拍地面,煙卡被掌風擊中翻面就算贏。
這些所謂的煙卡,多以仿制香煙包裝為噱頭,吸引孩子們的好奇心,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煙卡流行范圍之廣、速度之快、影響程度之深,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浙江紹興上虞區煙草專賣局執法人員聯合當地市場監督管理人員,對校園周邊文具店經營者開展宣傳教育 /嚴成方 攝?
點重拳出擊 依法嚴肅查處
5月16日下午5點,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煙草專賣局章鎮專賣所所長謝益湖結束了一天的市場巡查,回到辦公室整理起收集的線索。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寧靜:一位家長焦急的聲音傳來,訴說著孩子沉迷煙卡游戲的狀況,言辭間滿是對孩子的擔憂。
面對家長與學校的聲聲呼吁,上虞區局迅速響應,將治理煙卡問題作為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的重要一戰。
5月20日,一場關于煙卡監管的內部會議在上虞區局召開。面對這一新問題,與會者一致認為,保護未成年人遠離煙卡誘惑刻不容緩,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應勇于擔當、主動作為。
隨即,上虞區煙草專賣局積極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攜手,成立專項聯合執法小組,一場針對煙卡的專項治理行動拉開了序幕。
5月24日,執法小組利劍出鞘,對上虞中小學校園周邊各類經營場所開展專項檢查,多家銷售煙卡的店鋪被一一“揪出”。隨著調查的步步深入,一張涉及煙卡生產、批發、零售的灰色鏈條逐漸浮出水面。執法人員循線追蹤,最終累計查獲涉案煙卡3萬余張。
只有把不法分子“打疼”,才能真正有力震懾違法活動。在查獲大量涉案煙卡之后,“如何依法懲處煙卡違規行為”成為一個亟須解決的法律難題。
為此,上虞區局主動與紹興市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法院及檢察院等相關部門展開密集會商,深入剖析煙卡在零售、批發環節可能觸犯的法律法規,力求為后續執法提供堅實的法律支撐。在上虞區局的積極倡導與不懈努力下,經過多輪嚴謹論證與深入探討,各方逐漸達成共識。
6月24日,上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五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第十項等規定,率先對零售環節中向未成年人銷售煙卡的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這是全國首例圍繞煙卡作出的行政處罰案件,為處理煙卡相關違法行為提供了案例支撐和參考,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和警示作用。
依法“亮劍”,步履不停。7月17日,針對煙卡批發環節的違法行為,上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條款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相關規定,對涉案人員批發銷售印有“中國馳名商標——香煙商標”煙卡的行為作出行政處罰。這一戰果不僅彰顯了執法部門打擊煙卡亂象的堅定決心,也為煙卡問題整治提供了案例支撐和法律適用參考。
浙江臺州玉環市煙草專賣局工作人員走進校園,開展專題講解,向同學們揭示煙卡背后的危害 /李想 攝
部門聯動 織密治理“天網”
上虞區局針對“向未成年人售賣煙卡”案件的深入探索,是浙江省煙草專賣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全面開展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專項治理的一個縮影。
今年5月以來,浙江省局攜手市場監督管理、公安、教育、網信等部門,共同編織了一張覆蓋全省、深入細致的未成年人保護網——
向內看,浙江省局持續完善“雙隨機+重點監管+信用監管”綜合市場監管機制,將監管的觸角延伸至校園周邊零售戶、電子煙銷售戶、無證戶、自動販賣設備等關鍵領域,實現了對潛在風險點的精準打擊和全面覆蓋。同時,穩步推進信用監管全國試點,將零售戶向未成年人售煙(含電子煙)的違法行為納入信用評價指標,有效提升了零售戶誠信經營意識,增強了法律威懾力。
向外看,浙江省局著力唱好“大合唱”,積極推動建立、完善由煙草專賣、市場監管、公安、教育、網信等多部門參與的協作機制。這一協作機制不僅加快了信息流轉與共享速度,還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整合,為打擊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行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這場治理戰役中,浙江各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展現出了高度的創新力和執行力——
打好監管“組合拳”,湖州市煙草專賣局密切聯系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分工,針對轄區中小學校周邊等重點區域零售戶以及文具店、玩具店等市場主體,組織開展守護未成年人專項治理聯合行動。5月16日,湖州長興縣局聯合當地市監部門查獲全省首起銷售煙卡案件,現場查處“呸呸卡”(煙卡別稱)120盒。與此同時,執法人員還向商家闡明法律法規、講明政策要求,積極引導商家自覺抵制代理批發銷售煙卡等經營行為。
強化“數據導航”,紹興市煙草專賣局聚焦互聯網新的涉煙監管,通過搭建數字化監管平臺,有效打擊了線上誘導未成年人購買吸食電子煙的違法行為,打造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的云端“守護神”。
用好“順風耳”,義烏市煙草專賣局充分利用“12313”“12315”熱線渠道,擴充線索來源,接受社會監督。借助群眾電話舉報投訴,義烏市局查處了大量由“中華”“芙蓉王”等品牌煙盒違法加工的煙卡,在打擊煙卡生產鏈上取得了一連串戰果。
去一線、到現場,溫州市煙草專賣局依托檢查走訪、普法“進終端”等貼近基層的工作方式,對卷煙零售戶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普法宣傳。同時,鼓勵零售戶使用“溫州身份碼”等創新工具進行未成年人身份驗證,有效解決了零售環節消費者身份信息核實難等問題。
聯動協同、群策群力,共同織密治理天網。一系列務實舉措,有效加強了向未成年人銷售涉煙產品等違法行為的監管力度,也進一步提升了零售戶的法治意識和責任感,從源頭環節遏制了煙卡蔓延。
三方合力 共筑防護屏障
整治煙卡亂象,打擊相關違法行為固然重要,但“治本”之策,還在于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觀念。
聚焦于此,浙江省局馳而不息,積極開展宣傳教育,通過“家校社”三方聯動,引導未成年人自覺抵制外界不良誘惑,推動煙卡等涉煙產品治理取得長遠成效。
“同學們,看似好玩解壓的煙卡實則暗藏危害。”
“煙卡是引誘你們走向健康陷阱的‘糖衣炮彈’。”
“別讓煙卡‘卡’住你們的未來!”
…………
浙江省各地的中小學校園里,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普法宣傳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學校是知識傳遞的主陣地。各地煙草專賣局攜手學校、教育部門精心策劃組織,通過一系列寓教于樂、貼近學生生活的宣傳活動,以生動有趣、互動性強的方式,向青少年學生普及煙卡危害,引導他們遠離成長陷阱。學生們紛紛認識到煙卡背后隱藏的健康陷阱,更懂得如何辨別并遠離這些有害的“玩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校,家長是孩子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引路人。通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學會拒絕不良誘惑,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社區作為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也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省局與各地社區緊密協作,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懸掛橫幅標語、張貼宣傳海報等方式,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入手,引導未成年人筑牢“思想防線”。
“家校社”三方的緊密合作,不僅增強了治理行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更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了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的強大合力。全方位、多層次的治理網絡和創新工作機制,進一步凈化了市場環境,為未成年人營造了一個更加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
如今,漫步于浙江省的校園內外,曾經普遍存在的煙卡“流行”問題已經得到了顯著遏制與改善,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清朗、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下一步,浙江省局將總結經驗,攜手各方力量,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深化治理成效,共同守護未成年人的美好明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