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家電商平臺依然有“煙卡”在售。
從卷煙盒上剪下煙標,折疊制作成卡牌拍著玩——當下,這些被小朋友們當成玩具的“煙卡”因不利于青少年健康被社會各界關注,今年3月起,海口、三亞、北京等多個城市已對此展開專項整治工作。但記者發現,在各大電商平臺,各種“煙卡”依然在售。
10月10日,新京報記者獲悉,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卡”危害第一案已經在北京互聯網法院通過立案審核,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公益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市義派律師事務所公益法律中心執行主任李恩澤以家長身份將電商平臺及銷售“煙卡”的商家一并起訴,提出依法判令被告展示、銷售的“煙卡”全部下架等訴訟請求。
▲10月10日,記者在一電商平臺上發現,面向兒童銷售的“煙卡”銷量有的已達10萬+。網頁截圖
希望通過訴訟讓電商平臺主動下架“煙卡”
此次公益訴訟起源于今年3月,李恩澤回憶,作為控煙方面的專家,彼時,有不少家長、老師向他反映孩子沉迷“煙卡”的問題,他便開始關注并了解此事。“我小孩今年9歲,也反映同學在玩、收集煙卡,我經常看到有些小孩坐在地上拍‘煙卡’,研究后發現‘煙卡’不僅侵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確實違反了關于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規定。”李恩澤說道。
為此,李恩澤通過對家長、老師以及控煙界專家的調研,總結了“煙卡”存在危害未成年人健康的八個方面,包括形成兒童間的攀比,影響學業;因“煙卡”過早接觸卷煙;因收集“煙卡”出現掏垃圾桶、偷香煙、變相賭博等次生危害。隨著“煙卡”在兒童間的風靡,也催生了專門制作、銷售“煙卡”的現象。李恩澤表示,他曾將關于整治“煙卡”的建議函發給國家衛健委、國家市場監管局,并收到正面答復,表示將加強監管力度。
▲李恩澤購買的煙卡有的是由真煙盒制作,有的系印制的香煙盒蓋。受訪者供圖
根據公開報道,今年5月,國家煙草專賣局辦公室印發了《關于開展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煙草專賣局要聯合市場監管等部門對校園周邊便利店、超市、文體用品店等向未成年人售賣煙盒、“煙卡”等物品的行為進行勸阻。北京、上海、浙江、廣東、深圳等地要壓實屬地監管責任,采取行政約談、發送監管函等方式,要求屬地互聯網企業自主清理電子煙、“煙卡”等商品信息,關停非法銷售店鋪。
但李恩澤發現,線上仍有“煙卡”在售,根據統計,其中一家大型電商平臺上賣“煙卡”的店就達7000余家。他也網購了不少店鋪的“煙卡”,發現有的是由真煙盒做的,有的則是私自印刷的紙質三無印刷品(并非由真卷煙包裝制作)。他于是決定對一家大型電商平臺及銷售“煙卡”的商家提起公益訴訟。“我希望通過這次訴訟,由法院依法確認網絡銷售‘煙卡’的行為是違法的,以及明確各方責任。目的是使電商平臺主動下架危害青少年的‘煙卡’,讓社會各界都能夠重視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李恩澤表示。
多家電商平臺有“煙卡”在售,商家以“有煙味”等為噱頭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在多家電商平臺,搜索“煙卡”二字,會跳出“煙卡收集冊”“煙盒卡片”“煙卡盒”“煙牌卡”等關鍵詞,點進去便出現大量銷售煙卡的商家,有的商家顯示“全網熱銷10萬+”。在一家電商平臺搜索“煙卡”會跳出“綠網計劃(禁煙宣傳)”的頁面,但搜索“煙卡收納盒送100張煙卡”“煙卡正版”“煙卡稀有”等關鍵詞仍能跳轉至銷售“煙卡”的商家頁面。
▲有商家介紹“煙卡”來源于煙酒店批發回收的盒子。網頁截圖
這些商家均銷售各類品牌香煙疊好的“煙卡”,并宣稱“100%正版”“帶煙味”等,有的商家以“小朋友再也不用扒垃圾桶”“干凈衛生,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去撿煙盒”“父母都給孩子買”等作為宣傳語,不少商家會以“稀有卡”“外國絕版”“中華(香煙品牌)”等作為賣點。
新京報記者隨機詢問兩家電商平臺的賣家,均表示所售“煙卡”干凈衛生,由正版的香煙盒疊成。一位網店客服介紹,這些煙卡有的為沒有裝煙之前的不良品盒子下線制作而來,有的是由廢品站回收的煙盒制成,“回收要經過幾輪消毒,確保衛生干凈”。另一家宣稱“有煙味、帶膠痕”的網店店員稱,“煙卡”來源系煙酒批發店回收的盒子,“有消毒過”。
記者在一家分享生活方式的網絡平臺搜索“煙卡”時,發現有疊卡教程和段位分級介紹的分享內容,包括黃金、白銀、銀銅等段位的疊法,“鬼卡”的新折法等。
今年已有多地整治“煙卡”銷售
此次公益訴訟的核心問題是“煙卡”究竟是否可以在線銷售。李恩澤認為,這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 相關法律條文。其中,根據未保法第四條、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三條等法條,“煙卡”的生產、展示、銷售涉嫌誘導未成年人購買使用,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李恩澤在向國家衛健委反映“煙卡”違法生產問題后收到的回復。受訪者供圖
而根據廣告法,廣告不得損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更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戶外發布煙草廣告。禁止向未成年人發送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根據煙草專賣法、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煙草制品商標標識必須由省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企業印制;非指定的企業不得印制煙草制品商標標識;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銷售非法生產的煙草制品。李恩澤據此提起訴訟,請求依法判令被告賠償、公開賠禮道歉,并將展示、銷售的“煙卡”全部下架,不得繼續銷售、展示等。
根據公開報道,記者注意到,早在今年3月起,海口、三亞、北京等多個城市已對“煙卡”展開專項整治工作,不少省市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明確了禁止銷售“煙卡”的行為。比如今年9月,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長征街道市場監管所開展校園周邊“煙卡”專項整治行動,要求商家在顯著位置張貼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煙標志、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煙卡”的警示語,依法沒收違規“煙卡”200余張;7月中旬,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集中開展整治“煙卡”統一違法行動,查出向未成年人銷售“煙卡”、香煙等違法行為……
6月30日,北京市控煙協會發文表示,“煙卡”是變相傳播煙草信息的載體,小學生過早接觸煙草商標,可能會導致嘗試吸煙的心理暗示。此外,部分學生為了得到“煙卡”,在路邊尋找丟棄的煙盒,甚至在垃圾桶里翻找煙盒,雙手極易受到細菌污染。該協會建議對“煙卡”進行監督管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