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寧縣連片烤煙生產帶已成形。記者 冷文浩 攝
進入三月的安寧河源頭冕寧,綠意盎然,百花爭艷,春意漸濃。
一年之計在于春,牛年新春闊步來。緊緊圍繞“平臺管理優、設施配套優、產業組合優、市場銷售優、農戶收益優”的五優目標,以“煙葉+多元產業”綜合體建設要求,充分整合各類資源要素,打造全國烤煙連片種植規模化最大、標準化生產程度最高、機械化作業種類最全、科技化含量最高、清潔生產水平最高的現代煙草農業綜合示范園……大好春光下,四川冕寧新一年的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已然起勢。
冕寧,正在朝著“全國現代煙草農業要素綜合集成一流縣”目標昂首闊步。
邁好步:開啟現代化征程
“今年的煙葉生產正按照時間節令有條不紊籌備中,以確保在四月中旬能按時栽煙。當前,煙農都在忙著堆肥,烤煙育苗也進入最關鍵時期。”冕寧縣若水鎮鎮長劉兆明胸有成竹地說。
據介紹,若水鎮一年產煙6.5萬多擔,其中上等煙的比例達到了68%,產值達到8000多萬元,實現稅收1800多萬元。
“爛河壩改成良田,村民腰包鼓起來,銀行網點存錢人多,精神面貌好,光棍難得見了。”說到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對于若水鎮人民的“福祉”,在若水鎮工作有8個年頭的劉兆明有五個最直觀的感受。
劉兆明所說的“爛河壩”冕寧人習慣稱為“哈哈河壩”。
在幾近一望無垠的平地上,挖掘機揮舞長臂轟鳴作業,一輛輛“重卡”排成長隊往來于機耕道……這一派火熱的施工現場截面取自2014年的早春。當年平整的1.2萬畝土地,串聯起回坪、哈哈、回龍和森榮四個種煙地區,一個面積5萬畝的集中連片烤煙種植區“拼接”而成。也標志著一條承載起冕寧煙草走向現代化之路的“回坪——哈哈——回龍——森榮”連片烤煙生產帶已形成。
“煙區基礎設施改善,煙區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得到加強,機械化作業水平得以提高。生產用工降低到18個以內,畝均收入由2006年1410元提高至3957元,戶均收入由2006年9670元提高至72205元,增加了煙農收入,穩定了煙農隊伍,加快了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步伐……”說到冕寧縣哈哈河壩綜合示范園區的巨變,冕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負責人說。
而走向現代化之路的示范園區利好不止于此。據介紹,2020年,園區試點開展綜合體建設,引導合作社建設生物燃料和廢舊地膜加工廠、高效農家肥料廠與各類閑置煙田利用項目進行土地流轉,圍繞“平臺管理優、設施配套優、產業組合優、市場銷售優、煙農收益優”的五優目標,建成3000畝產業綜合體。冬閑期間,在綜合體內種植光葉紫花苕1500畝,實現產值30萬元;利用閑置烤煙房種植黃金菇15座,產值8萬元;完成生態腐熟菌劑生產300噸,產值60萬元;大力開展綠色防控,建成七星瓢蟲繁育基地1座,年繁育七星瓢蟲60萬頭,覆蓋面積12萬畝。
冕寧縣哈哈河壩綜合示范園區,一個煙葉生產、農產品初加工、專業化服務為一體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已形成。
不止步:打造國家級園區
全國烤煙連片種植規模化最大、標準化生產程度最高、機械化作業種類最全、科技化含量最高、清潔生產水平最高,圍繞“五個最”,一個“國家級”的冕寧哈哈河壩現代煙草農業綜合示范園闊步而來。
——全國烤煙連片種植規模化最大。目前示范區內規劃基本煙田7萬畝,常年種植烤煙面積4.6萬畝以上,成為全國最大烤煙連片種植綜合示范區。
——標準化生產程度最高。嚴格按照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實現8個環節100%標準化生產。
——機械化作業種類最全。全面實現“播種、剪葉、耕整、起壟、覆膜、培土、施肥、移栽、植保、煙夾、回潮、拔桿”等12個煙葉生產環節的機械化作業。目前煙區有中型農機具186臺,今年將新增農機具319臺。
——科技化含量最高。推廣綠色防控技術,通過產前、產中和產后各項防治技術措施的有機結合和優化集成,實現“源頭控制,預防為主,綠色為本,綜合防治”目標。
——清潔生產水平最高。實現100%回收處理廢舊地膜、漂盤、農藥包裝物,解決煙田面源污染物對耕地、環境污染的難題。
種植煙葉6萬畝,戶均種植面積達35畝,收購煙葉17萬擔,煙農售煙收入2.4億元,畝均收入達4000元以上,戶均收入14萬元……放眼“十四五”,以現代化生產力做底氣,冕寧已自命一道“減面積增收入”的“逆向數學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