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16年里,哥倫比亞經歷了從小農煙草種植到有組織的大規模煙草種植,再到煙草替代作物種植的不尋常發展歷程。近期,該國煙葉部門的工作重心從煙草種植轉向了關于煙農的民生保障,這為其他煙葉種植國家應對逐漸下降的煙草需求提供了借鑒。
兩大巨頭占據市場
跨國公司對哥倫比亞國內煙草業的收購,是該國煙草行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菲莫國際于2005年收購了哥倫比亞煙草公司(Coltabaco);而英美煙草于2011年收購了哥倫比亞第二大煙草公司。
哥倫比亞國家煙草基金會(Fedetabaco)創始人兼秘書長卡斯蒂略解釋說:“以前國有公司實施的技術方案與跨國公司帶來的技術方案有非常大的不同,這為煙農的種植帶來了根本性的調整。”
舉個例子。哥倫比亞的煙草種植長期以來多為家族企業運營,家族中的長輩和晚輩都可能會參與其中。跨國公司實施的從業人員年齡限制結束了這一局面,并導致了煙草種植面積的減少。煙農們將這些政策和措施視為提高農業生產率的必要內容,并且很努力去適應。但這些短時間內的改變難以立竿見影,哥倫比亞煙草行業反受其累。
在跨國公司進入市場的幾年前,哥倫比亞煙草公司在國內發起了一項6400萬美元的一攬子投資計劃,由政府、煙草行業和相關機構共同出資,該投資計劃預計持續近25年。
“哥倫比亞國內煙草公司知曉未來的挑戰,并通過多種的可持續發展方案,如雨水收集、水庫、烤房項目等,確保煙葉生產的可持續性,讓煙農實現溫飽,并賦予他們滿足基本消費需求的資源。”卡斯蒂略說,“把生產系統作為一個整體來提升,是實現這一自給自足戰略的重要因素。我們正在與國際煙農協會(ITGA)合作,確保哥倫比亞的經驗和教訓能幫助到世界其他地區的煙農。”
緊急應對巨頭撤離
哥倫比亞的煙草種植可追溯到18世紀,但煙草在該國農業中起到的作用很小。聯合國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哥倫比亞只有0.03%的農田用于煙草種植。而過去約十年時間里,該國煙草種植面積急劇減少,從2011年的9589公頃減少到2019年的3550公頃。某官方分析的結論是,該國煙草種植面積的減少與全球整體消費數量下降的趨勢保持一致。此外,該國的年卷煙消費量從2010年的184億支下降到2019年的122億支。2019年,菲莫國際在該國的合同市場份額為51.4%,即從約2300名煙農手中購買了約一半的煙草,大致相當于當年1800多公頃的種植面積。英美煙草則在2019年占據了剩余的市場份額。
然而,菲莫國際卻在2019年關閉了在哥倫比亞的制造業務,理由是可能涉嫌違禁品制造,以及全球煙草產品消費不斷萎縮。一年之后,英美煙草也采取了類似的退出動作。
兩家國際巨頭的突然撤離,讓煙農幾乎沒有時間尋找合適的替代作物。約2000個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煙草種植,這一撤離對他們造成了直接影響。
卡斯蒂略說:“哥倫比亞國內的煙草企業立即采取行動,努力減輕跨國公司退出對這些人生計的負面影響。我們的組織與農業部及其他國家組織和機構開展了密切合作,在對形勢進行透徹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了戰略轉型方案。”
他們充分考慮了煙農的經驗、專業知識儲備以及煙草生態農業特點,以確保在正確的節點上采取正確的行動,在盡可能減少浪費的情況下,收獲合適的農作物。
“該項目推廣的替代作物包括玉米、番薯等農民熟知的農作物。整個項目需要土地面積3500公頃,預計投資約1000萬美元。盡管這是一個非常宏大的計劃,但是目前已經在正常推進了。我們也聯系了國際煙農協會尋求支持,畢竟這一計劃只能解決一小部分問題。”卡斯蒂略說。
瞄準共同目標努力
為了幫助煙農找到替代作物,菲莫國際和英美煙草兩家公司委托Proterritorio和Fundes兩個國家級非政府組織做了研究。其中,Proterritorio的研究項目已在去年完結,而Fundes的研究將在今年5月結束。
卡斯蒂略說:“我們希望研究結果能對解決煙農問題產生幫助。廣大煙農對政府農業部門制定的計劃很有信心,主要是因為該計劃已經確定了他們熟知的、可行的替代作物。哥倫比亞煙草公司、農業部以及跨國公司委托的非政府組織提出的建議,彼此的戰略路線可能會有重疊,我們還是要等最后的結果出來。”
哥倫比亞18個傳統煙葉種植區域里,僅有兩個將繼續種植煙葉。其中一個地區在哥倫比亞北部,該區域生產的黑煙是專屬出口產品。另一個種植區在桑坦德省,主要種植克里奧羅煙葉(Criollo),該品種主要用于國內雪茄生產。
“哥倫比亞政府無法承諾提供全部資金。與此同時,哥倫比亞煙草公司在該國農業地區開發了30多年的項目,擁有豐富的經驗。因此,一個整體解決方案是:從公司、政府機構和國際煙農協會收集所有可用資源,并以單一目標為共同努力方向,保障該國約2000個家庭的生計。”卡斯蒂略稱,自從菲莫國際和英美煙草退出該國以來,他的組織一直在與政府合作,試圖為煙農找到解決方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