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近日,全國多地天氣回暖,廣大煙農趁著晴好天氣搶抓農時,整地、育苗、施肥、揭膜……煙農和煙技員們忙碌的身影與生機勃勃的煙田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人勤春光美的圖景。
“棚內溫度20度,濕度78%,液位7.0厘米……”3月31日,在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平遠煙站,工作人員趙成國正坐在電腦前通過“云棚系統”監控著各育苗點情況,棚內煙苗長勢、相關數據信息等畫面一目了然。
“云棚系統”是文山州煙草專賣局(公司)“智慧煙草聯合創新中心”的一項成果。通過在育苗棚內安裝各種物聯網終端數據采集設備,煙站技術人員可在辦公室里,實時“感知”煙苗發育階段和成長軌跡,實現“云端”育苗。各育苗點數據經統計后,州、縣、站、點四級可以靈活掌握計劃安排和工作進展,并根據實時監測顯示的數據,對育苗點進行科學化、精細化管理,進一步降低育苗成本,確保培育出無病適齡壯苗。
科技種煙既要有“大項目”,也離不開“小妙招”?!敖衲隉熋绯苫盥屎驼w長勢要比往年好,這‘一田一策一商定’的施肥方法還真好用!”4月5日,在廣西百色靖西市新靖鎮常富村煙田里,煙農農承球一邊把硫酸鉀放在壟間,準備進行中耕培土,一邊跟下鄉察看煙苗長勢的靖西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煙葉股股長黃深交流。如何幫助煙農將平衡施肥、精準施肥落實到位,更好地提高煙葉質量、保障煙農收益?百色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用上了“一田一策一商定”的“新招數”。
“煙農先將基礎信息和種植意向提報給我們,再由煙技員和煙農一起運用技術手段確定種植面積,然后以我們制定的技術方案為藍本,以2020年相關數據為基礎,雙方進行‘一田一策一商定’,共同確定施肥用量?!卑偕芯?#xff08;公司)煙葉科科長羅剛介紹說,他們還將這一流程制作成小視頻發送給煙農,并嚴格按流程操作,確保“商定”出切實有效的結果。
根據商定結果,農承球從煙草公司將肥料領回家,在煙技員指導下定時定量施肥。今年的55畝煙葉已經基本完成揭膜培土和追施硫酸鉀工作,看著地里翠綠整齊的煙苗,他對收成充滿了信心。
廣大煙農的信心,很大程度上來自保險“兜底”?!叭ツ觌m然受了災,但是多虧有煙草公司和保險公司的支持,損失降到了最低。今年本來有親戚拉我出去打工,我想了一下,還是繼續種煙穩當!”在3月中旬結束的煙葉生產調研中,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龍潭鄉雙河村煙農張庭和這樣說道。去年他種煙40畝,受災絕收10畝,獲得保險賠付11600元,保障了基本收入。
重慶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著力構建煙葉生產保障體系,每年投入數百萬元為煙農購買種植保險,并引導煙農自主投保,增強保障合力。今年,重慶市局(公司)進一步落實國家煙草專賣局“穩產業”要求,加大保險投入力度,將每畝保費在去年基礎上增加了25%,利用春耕時節大力開展宣傳,確保政策戶戶知曉、家家明白。此外,重慶市局(公司)還在綠色防控、技術補貼、科技攻關、產業綜合體建設等方面下足功夫,為煙農增收創造更好條件。
在不少煙區,綠色防控技術服務煙區大農業已比較成熟。4月2日,筆者來到福建省長汀縣濯田鎮煙草試驗站煙蚜繭蜂繁育基地,幾位身穿白大褂的技術人員正忙碌著。長汀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辦主任郭學清說,經過連續6年的繁蜂技術摸索和總結,煙蚜繭蜂繁育技術逐漸成熟,試驗站配齊了人工氣候箱、吸蜂器等設施設備,煙蚜繭蜂繁育規模穩步擴大,由2014年起步階段的300萬頭擴大至2021年的2500余萬頭,實現了煙田面積全覆蓋,輻射大農業3萬余畝,同時還承擔了連城、漳平、武平、永定等周邊縣市的煙田和大農業綠色防控任務。
今年,長汀縣局(分公司)還新添了生物防治“新成員”。“去年11月我們從貴州引進蠋蝽蟲卵及成蟲,試驗站技術人員與福建農林大學專家經過三個月攻關,目前已有自產蟲卵3萬粒左右,平均每天產卵量達到280~300粒,自產成蟲及貴州引進蟲量達到15萬只。根據田間蟲害發生規律和發生情況,每畝釋放20~30只蠋蝽,每坵田塊釋放3~5個點,能覆蓋煙田面積達6500畝,為促進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生態和諧型煙葉種植提供了科技支撐?!痹囼炚炯夹g人員上官名震向筆者介紹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