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清晨,在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舊屋基彝族鄉羅戈凹村,村民尹存紅早早起來,戴好安全防護罩,從自家屋后的蜂箱里小心翼翼將蜂蜜從蜂巢中取出。
看著晶瑩剔透的蜂蜜一點點流入事先準備好的玻璃瓶中,尹存紅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煙草部門幫我發展養蜂產業,讓我在種煙的同時增收不少。現在的生活,就像這蜂蜜一樣甜!”尹存紅說。
在羅平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看來,產業是助力鄉村振興、促進煙農增收的關鍵。近年來,按照曲靖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的部署要求,羅平煙區結合區域實際,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1+N”發展模式。
其中,“1”是指煙葉產業這個核心。羅平縣局(分公司)通過建立穩定煙葉種植制度、推廣標準化生產方式、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等舉措,將煙葉產業打造成保障煙農生活的“穩定器”。
“近年來,與其他經濟作物相比,煙葉種植比較效益有所下降。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著力在專業化服務上下功夫,通過降低用工成本、強化技術推廣等方式,努力穩定煙區和煙農隊伍。”羅平縣局(分公司)局長、經理尹錦甫介紹說。
作為一名種煙十多年的職業煙農,尹存紅對于煙葉種植方式的變化深有體會。
據尹存紅介紹,早些年,大家都是把煙葉掰下來散放在地里,生產用水要跑到十幾公里外的地方取,烤房是土坯房,一晚上要多次起來查看。
“你再看看現在,整地犁墑有專業的機耕隊,育苗、采收、烘烤等都是合作社技術人員來指導和負責,基本不需要自己操心。”尹存紅介紹,近幾年他家的種煙面積一直穩定在30畝左右,種煙越來越輕松。
更讓尹存紅和村里其他煙農感到欣喜的是,今年,他們所有的煙葉種植合同簽訂都是通過一個名為“一部手機管煙葉”的App完成的。
“通過App里的‘網簽’功能,我們實現了煙農合同簽訂‘一次都不用跑’。”曲靖市局(公司)生產科科長李玲美說,該App操作簡單,方便實用。
“除了合同簽訂,我還可以隨時觀看大田管理標準化作業和病蟲害防治方面的視頻,相當于多了一個可以隨時隨地請教的老師。”尹存紅說。
有了“1”的保障,“N”的作用得以更好發揮。聚焦多元化產業,羅平煙區按照曲靖市局(公司)的指導要求,試點先行,深度分析多元增收產業市場需求狀況,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做好“煙葉+非煙產業”設計組合,不斷拓寬煙農致富渠道。
2016年,尹存紅在羅平縣局(分公司)的幫助下購買了20個蜂箱,養起了蜜蜂。
“這個小東西能耐可大著呢!你看看,這些蜂巢多漂亮!”尹存紅告訴記者,養蜂后,政府和煙草部門幫他聯系了專家,定期對他進行培訓。這幾年,他養殖的蜜蜂每年可以產出50公斤左右的蜂蜜,按照每公斤170元的市場價格計算,每年單靠養蜂就可以增收8500元左右。
在曲靖,像尹存紅一樣依靠“煙葉+多元化產業”增收致富的煙農并非個例。曲靖市局(公司)堅持以烤煙產業為基礎,多種方式發展增收產業,多種渠道開辟增收路徑,形成了特色突出、資源高效配置的產業體系。
與尹存紅同村的王金成是一名有著30多年種煙經驗的“老把式”。如今,他搖身一變,成為一名農家樂老板。
舊屋基鄉位于羅平縣西北部,每年油菜花盛開的時候,油菜花海、那色峰海等景色優美,會吸引云南和周邊省份數以萬計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2006年,依靠種煙收入,王金成在村里建起了一棟三層小樓;2018年,抓住當地政府大力發展旅游業的契機,在羅平縣局(分公司)的建議和幫助下,王金成又用多年積蓄購置了一個院子和兩間磚房,開起了農家樂。
“別看我這個院子不大,一天最多的時候要接待200多名游客。”王金成自豪地說。
如今,每到周六,羅戈凹村都會舉辦篝火晚會。有游客來到店里時,王金成常常會和他們聊一聊村子的變化,聊一聊幸福的生活。
“‘煙葉+多元化’模式必須圍繞煙農增收這個中心,必須構建起‘穩煙區、穩煙農、穩產業’的長效發展機制,推動產業有機銜接。”曲靖市局(公司)黨委書記、局長、經理晏飛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將認真總結經驗,逐步擴大試點區域,將其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方式,為實現“煙葉強、煙區美、煙農富”的目標貢獻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