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烤煙的坑要弄成碗狀,雨水來才能蓄得住水。”
“放煙苗的話不要直接放在肥料上。”
......
近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海拉鎮文爐村大樹組烤煙種植基地,秀水煙葉站海拉鎮烤煙種植點工作人員正在指導煙農種植烤煙。
文爐村土地破碎,一直以來都是傳統種植,廣種薄收,怎么樣讓破碎的土地開出振興的“花朵”,結出致富的“果實”?今年,海拉鎮政府聯系秀水煙葉站,引進烤煙種植大戶,通過引領示范,帶領群眾嘗試種植烤煙。
家住海拉鎮新海村的李繼永是當地的烤煙種植大戶,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種烤煙,近幾年,每年30畝烤煙都能給他帶來十幾萬元的收入。今年,煙葉站工作人員上門對他進行動員,希望他來文爐村帶個頭,幫助當地百姓找條出路。
現場考察后,李繼永二話沒說,按照每畝地400元的租金,當即向村民們租了90畝土地。為了在月底前把烤煙高質量栽種完,這段時間,李繼永除了找工人來幫忙栽種,還要請煙葉站工作人員來進行技術指導。
李繼永說:“村民務工是一天80元,另外還請煙葉站的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確保烤煙種植成效提高。”
近年來,海拉鎮在發展黨參等特色產業的同時,因地制宜,引進種植大戶發展烤煙種植,讓土地發揮最大效益,促進村民增收。
據秀水煙葉工作站站長張自全介紹,今年海拉鎮種植烤煙2500畝,涉及139戶煙農,為了提高廣大煙農的種植信心,煙葉站在各烤煙種植點都派有工作人員,從種植到采收,全過程進行指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