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山東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2021年第23場新聞發布會,邀請市煙草公司總經理鞏紅衛、副總經理孟慶洪,介紹2021年煙葉生產扶持政策及煙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規劃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傳江主持。
濰坊種植烤煙已有百年歷史,也是現代化煙草農業建設的先行先試區。自“十二五”以來,煙葉生產扶持和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兩項政策”一直延續至今。
今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濰坊市煙草公司站在服務鄉村振興、推動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高度,著眼推動煙葉生產綠色化、高效化、均質化,“兩項政策”的投入預算資金總計為9900萬元,確保資金花在刀刃上,發揮應有作用。
煙葉生產扶持政策
多年來,濰坊市煙草公司在行業政策框架內積極出臺惠農強農政策,加大對新技術推廣、專業化服務和防災減災的補貼力度,提升煙葉質量特色,促進煙農穩定增收,推動高質量發展。
目前正值烤煙移栽時期,全市計劃種植10萬畝,預計投入6500萬元,用于煙葉生產投入補貼,平均每畝640元左右。
當前政策主要有六項:
01、煙葉生產專用物資補貼
這種補貼主要是煙葉生產過程中的專用肥料等物資性補貼,補貼的形式是按煙農在收購期間交售的煙葉等級來確定標準。具體標準是:按種植收購合同,對上中等煙,每公斤補貼2元,其中上桔三每公斤補貼1.7元,其他等級不予補貼。補貼一般在明年4月底前以現金和物資形式兌現給煙農。
02、科技推廣服務補貼
主要有四項:一是新技術試驗示范補貼。示范硅酸鉀,每噸補貼1000元;推廣磷酸二氫鉀葉面肥,每畝補貼不超過8元;對新型生物農藥、新型肥料等,按照示范面積和數量,據實補貼。二是優質煙開發區補貼。按每畝不超過20元的標準,對用工給予據實補貼。
03、專業合作服務補貼
主要有五項:一是土地流轉補貼。對合作社集中流轉土地進行補貼,標準不超過50元/畝。二是專業化育苗補貼。全市統一采取漂浮育苗技術,每畝補貼不超過65元。三是社會化托管深耕服務試點補貼,每畝補貼10元。四是“種采烤分”一體化補貼。今年,實行“種采烤分”一體化管理,對每名烘烤師補貼標準不超過3000元。五是專業化分級補貼。對合作社專業化分級按照每擔煙葉補貼不超過50元的標準兌現。
04、綠色防控補貼
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推進肥藥減量,提高煙葉質量安全,全市統一供應病蟲害防治藥劑、誘芯、誘捕器等。其中,病蟲害防治藥劑每畝補貼30元,誘捕器、誘芯分別按每畝1個的標準配套。
05、澆水和抗旱設施補貼
為確保煙葉產質穩定,防止極端天氣頻發帶來的影響,積極應對,給予適度補貼。主要包括四項:一是灌溉補貼。每畝煙田供水補貼控制在60元以內,對專業化統一供水每畝補貼控制在10元以內。如遇特殊干旱,再研究制訂具體保障措施。二是節水灌溉補貼。對煙農自備滴灌、微噴煙田進行補貼,標準為每畝35元。三是打井補貼。對煙農打井深度達到100米以上的進行補貼,每眼機井補貼不超過1萬元。四是集雨設施補貼。對集中建造或購置的簡易集雨設施進行補貼,根據實際投入確定補貼標準。
06、自然災害防治補貼
為持續增強自然災害有效防御能力,降低煙農損失,發揮兜底作用,對煙農種植保險投保費用進行補貼,每畝合計保費48元,其中煙農自投19.2元,煙草部門補貼28.8元。
煙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規劃
多年來,濰坊市煙草公司積極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產業發展,把煙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長期性、戰略性工程,制定了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規劃,來改善煙區的生產生活條件,夯實煙葉生產設施基礎,加快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
今年,全市計劃在6個產煙縣(市)安排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445項,補貼資金概算3400萬元。
主要有六項:
01、高標準基本煙田建設
建設項目69項,補貼資金1100萬元,主要是水池、管網、機井等煙水配套工程,砂石、硬化機耕路面,土地整理項目等。
02、煙草農用機械購置
項目197項,補貼資金260萬元,主要用于購置翻耕、起壟、覆膜、移栽等環節的專用機械。
03、育苗設施建設
項目111項,補貼資金390萬元,主要是育苗棚及附屬設施,剪葉機、托盤清洗機、播種機等配套設備。
04、集群烤房附屬設施
項目25項,補貼資金540萬元,主要是烤房附屬的加工房和電力配套。
05、已建項目修復
對已用的煙葉基礎設施項目及時修復,確保滿足正常使用的需要。項目1043項,補貼910萬元。
06、綜合管理費用
資金180萬元,主要是項目建設的設計、監理等費用。
齊魯晚報記者提問:請問濰坊市煙葉生產扶持政策將如何落實?能給煙農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實惠?
孟慶洪回答:
【如何落實】包括確定扶持項目、宣傳政策、執行政策三個方面。
首先,煙葉生產扶持項目是按照煙草行業財務管理規定的范圍,結合煙葉生產工作實際需要確定的。
其次,煙葉生產扶持政策由市煙草公司制定,由縣級煙草公司負責宣傳和落實。各個縣級煙草公司所轄煙站組織煙葉生產技術員學習扶持政策,熟悉掌握政策內容,然后利用煙葉生產培訓、指導的機會,或者采取專門舉辦扶持政策培訓班、印發政策明白紙等方式,把煙葉生產扶持政策宣傳到每個煙農。
第三,煙葉生產扶持政策的執行有四種方式,一是直接向煙農發放物資或現金補貼,這也是煙農直接受益項目的主要兌現方式;二是將補貼支付給提供服務的單位,比如種植保險項目是將補貼資金支付給保險公司,氣象服務項目是將補貼資金支付給氣象部門;三是將補貼支付給物資供應商,科技推廣服務中的物資扶持項目,多由煙草部門組織采購并免費提供煙農使用,扶持資金支付給物資供應商;四是將補貼資金支付給提供專業化服務的煙農專業合作社。煙葉生產扶持政策的執行程序基本包括確定扶持量、扶持公示、項目實施、項目驗收、扶持兌現五個步驟,由各級煙草部門按規范和流程要求組織落實,受益煙農對扶持項目進行確認。
【作用】
煙葉生產實行國家分配計劃種植,近年來濰坊煙葉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左右,扶持金額6000萬元左右。2021年測算煙葉生產扶持總額6500萬元,平均每畝扶持金額642元。煙葉生產扶持項目可以按照煙農直接受益和間接受益來劃分,其中直接受益項目有肥料、育苗、農藥、種植保險、澆水抗旱等,平均每畝扶持金額約480元;科技推廣服務、專業合作服務等間接受益項目,平均每畝扶持金額約162元。
煙葉生產扶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直接補貼的方式,降低煙農生產成本、保障煙農收益,達到穩定和增加煙農收入、促進煙葉生產健康發展的目的。二是引導煙農示范推廣新品種、新肥料、新工藝等先進適用技術,實行以生物農藥防治、環保節能設施應用、機械化推廣為主的綠色化、專業化生產,解決煙農一家一戶難以解決的的關鍵問題,提升煙葉生產水平,推進煙葉高質量發展。
濰坊晚報記者提問:請問在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方面,具體補貼標準是多少?并請介紹下這些補貼將發揮哪些積極作用。
鞏紅衛回答:
【補貼標準】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及標準,主要有六類:
第一類,高標準基本煙田建設。包括煙水配套工程(含水池、水窖、管網、機井、塘壩等)、機耕路和土地整理三類項目,合計補貼不超過3000元/畝。
第二類,煙草農用機械購置及存放設施建設項目。(1)動力機械購置補貼不超過購機發票金額的50%;(2)煙葉生產環節專用機械購置補貼不超過購機發票金額的90%;(3)煙草農用機械存放設施建設項目按照建筑面積,補貼不超過750元/平方米。
第三類,育苗設施建設和配套設備購置。(1)育苗棚按照供苗面積,補貼不超過350元/畝。(2)育苗配套設備補貼資金不超過購機發票金額的90%。
第四類,煙葉調制設施設備。(1)生物質顆粒燃燒機供熱設備,外置式補貼資金不超過8000元/套?座,內置式補貼資金不超過12000元/套?座。(2)新建新能源烤房。土建部分每座烤房補貼30000元;燃煤烤房脫塵除硫設備改造,每套設備補貼不超過3500元。(3)30座(含)以上烤房群房附屬設施每處補貼不超過50萬元。
第五類,已建項目修復。原則上控制在原項目建設造價5%~50%以內。
第六類,綜合管理費用。補貼范圍有項目規劃、論證、勘探、咨詢等費用,補貼總額不超過項目總決算資金的8%。
【補貼發揮的作用】
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從大的方面講,改善了農業生產環境和基礎設施,較好的助力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為煙區農村農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具體的講:一是保持了生產規模的穩定。自2005年開始建設煙基項目以來,共建設項目48410項,煙葉生產基礎建設投入資金13.89億元,改善了22萬畝基本煙田的生產條件。比如,2019年以來,積極響應政府環保和行業上級有關政策,推進新能源替代傳統燃煤烤房建設,全市已建設使用新能源烤房1287座、更換環保節能爐1350套、示范電能烤房32套。
二是全面提升了農機裝備水平。累計補貼專用機械16343臺(套),在育苗、耕整地、起壟施肥、覆膜、培土、拔桿等環節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全覆蓋。
三是探索了煙葉生產托管服務。將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等要素植入煙葉生產全過程,合作社集中采購物資,提供專業化托管服務,實行標準化作業,打造一站式煙農服務信息平臺,有效解決了用工難、用工貴等問題,畝均用工降至13個以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