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平遠煙區,隨處可見煙農彎腰在煙田忙碌的身影。然而,在木瓜鋪村民委小壇子村,煙葉移栽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小壇子村煙農付國翁的煙田里,一輛構造獨特的農機穿梭其間,硯山縣木瓜鋪烤煙服務型農民專業合作社輔導員代建華坐在農機的尾部,悠閑地將煙苗放到農機上的苗盤里,幾分鐘的時間里,打塘、澆水、移栽、施肥一氣呵成。隨著這臺農機駛過,一株株煙苗已經按標準栽種在煙塘里。付國翁則操作著另外一臺農機緊隨其后,完成移栽環節的另外兩道工序——滴灌帶鋪設和覆膜。
這“坐著把煙栽了,站著把滴灌帶鋪了”的新操作,正是得益于文山州煙草專賣局(公司)智慧煙草聯合創新中心全程機械化攻關的最新成果。
自2020年開始,文山州局(公司)積極開展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攻關,力促農機與農藝融合,推動智慧農機研發,加快推進煙葉生產由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變。
經過長時間機藝融合探索實踐,文山煙區在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推廣覆蓋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呈現出“實用、多樣、融合、智能”的機械化發展現狀,打造出“全程覆蓋、降本增效、輻射帶動”的機械化發展典范。
煙葉移栽是文山煙區機械化發展中的“薄弱環節”。為此,2021年,文山州局(公司)再次重點發力,努力打通烤煙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的“最后一公里”。
打塘、澆水、移栽、施肥一體機,是針對膜下小苗移栽慢、用工多,結合膜下小苗拋苗移栽工藝技術要點研發而成,可實現一機多用,一天能作業6~8畝,填補了當地膜下小苗機械化移栽空白;滴灌帶鋪設、覆膜一體機實現了滴灌帶鋪設與覆膜作業一體化,每天可作業10畝左右,而且操作簡單,受到煙農一致好評。這些“高科技”在大幅提高煙農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讓煙農種煙更輕松。而這正是文山州局(公司)進一步推動煙葉生產數字化、一體化、智能化轉型的又一生動實踐。
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戰略,今年4月,文山州局(公司)聯合十余家行業內外單位,組建高端技術人才團隊,成立2個創新工作室和1個工匠工作室,圍繞生產鏈布局創新鏈的路徑,著力解決制約文山煙葉生產的瓶頸問題,依靠技術創新,攻克難關、降低成本、提高質量,促進科學技術的轉化,打造文山煙草的創新高地和科技高地,全力推動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硯山縣局(分公司)以創建煙草科技創新工作室為契機,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云南創新研究院聯創中心平臺及“農機農藝”科技重點項目,瞄準全州農業機械化需求,堅持自主開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相結合的發展道路,正在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推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