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行走在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米糧鎮界河村,民居整齊,道路整潔,環境優美,產業興盛,民風淳樸,一派幽靜宜居的農村新氣象。 近年來,界河村積極探索鄉村發展之路,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壯大村集體經濟,深化移風易俗,全力描繪鄉村美、村民富、民風好的幸福畫卷。界河村先后被評為“市級生態村”“市級文明村”,村黨支部多次被縣上和鎮上授予“標桿黨支部”稱號。
環境改善 村民生活更舒心
清晨的界河村,橫臥在大山的懷抱中,沒有城市的喧鬧和車水馬龍,顯得寧靜干凈,不時能聽見清脆的鳥鳴聲。移民搬遷房整齊排列,村道寬敞整潔。村委會對面墻壁上的文明鄉村水彩畫,一筆一畫描摹出了“村美人勤”的鄉村畫卷。
以前的界河村并不是這樣的,村黨支部書記尹章朝講起了村子的變化。
“過去的界河村很窮,雨天泥水路、晴天揚灰路是真實寫照,住戶分散在溝溝岔岔,村民基本靠天吃飯,門前屋后雜物亂堆,村民環境衛生意識極差。”尹章朝說。
通過移民搬遷集中安置后,村民告別了旱廁,用上了入戶的廁所,村上配備了垃圾車,道路硬化了,村道寬敞了,大家都飲用上了放心水,生活環境的改變讓村民生活越來越舒心。
為了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界河村積極構建農村人居環境長效機制,把“門前三包”工作具體到村干部牽頭、黨員帶頭包抓責任區域,保潔員日常清潔,組長入戶督查,同時積極推進生活垃圾集中管理、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村上投放了6個垃圾箱,每3天集中清運一次。定期利用村廣播與微信群向村民宣傳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大家都能夠自覺參與到環境整治工作中來。
如今的界河村,路面通暢、寬敞干凈,村民屋內物品擺放整齊,環境衛生、道路硬化、綠化美化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正在廣場上打掃衛生的保潔員劉遠寶說:“現在的村子越來越干凈了,比以前也好打掃了,村民素質也提高了,隨處亂扔垃圾的現象越來越少。”
窮則思變 發展產業拔窮根
界河村全村14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980戶3316人,總面積32.6平方公里,有耕地8523畝,2020年人均純收入達到了9037元。
若問起界河村的致富帶頭人,村民第一個提到的就是2020年被評為“鎮安縣脫貧標兵”“商洛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的毛加雙。
今年45歲的毛加雙是一名黨員,為了更好的生活,他可沒少折騰。他種過黃姜、油用牡丹等,但都以失敗告終。5年前,毛加雙的父親和兒子同時患病住院,巨額醫藥費導致一家五口的生活陷入泥潭。2016年,毛加雙家被識別為貧困戶。
不向命運低頭的毛加雙開始思考:憑現有的四五畝地烤煙,一年忙到頭收入也就1萬多元,肯定脫不了貧。怎樣擺脫貧困?他把目光瞄向了食用菌產業。
2018年,敢為人先的毛加雙,被推選為界河村監委會主任。他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辦起了香菇種植基地,當年流轉土地10畝,生產香菇10萬袋。
“黨的扶貧政策這么好,我們要是不脫貧致富,都對不起黨和政府。”毛加雙說,“通過3年滾動發展,今年已將香菇種植擴大到15畝地20萬袋。”
在香菇棚里,毛加雙一邊擺放香菇菌袋一邊說:“界河村的氣候適宜香菇生長,一年收入20萬元沒有問題,可以帶動10戶貧困戶受益,每戶年分紅2000元,帶動群眾就近就地就業10多人,人均年務工收入1萬元以上。”
“在發展香菇產業上,市中級人民法院從基建、原料、運行上都給予了資金支持,2020年還投資5萬元建了冷庫,為我發展香菇生產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要不是政府和駐村工作隊的支持,我就不能順利脫貧,根本過不上現在的好日子。”毛加雙感激地說。
貧困戶梁興喜過去種過烤煙,收獲季節因土地有限,煙葉量少,賣的錢只夠買油鹽醬醋等日常用品。在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隊的幫扶下,他流轉土地45畝,把烤煙當成一門主要營生,2020年收獲煙葉8000多斤,收入8萬多元。
脫貧攻堅以來,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在村民自身的辛勤努力下,各種產業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界河村的土地上,村民的錢袋子逐漸鼓了起來。目前,界河村村民養豬284頭、牛26頭、羊184只、雞2000只,種植食用菌20萬袋、烤煙350畝,增加中藥材種植400畝。
移風易俗 鄉風文明氣象新
在界河村,以前村民重攀比,紅白事都是大操大辦,不但花費大,浪費現象也嚴重。而且若遇紅白事,主家還要辦上3天酒席,花銷大、負擔重。2018年,經村委會提議,由黨員、村民代表會議通過,結合實際,制定了統一的紅白事標準,提倡紅事簡辦、厚養薄葬,引導群眾養成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
眼下,村委會對面的墻壁上涂畫著“深化移風易俗樹立鄉村文明”的宣傳畫。化移風易俗樹立鄉村文明”的宣傳畫。
“白事樂隊不超過3人,酒每瓶不超過40元,煙每盒不超過10元,每桌10個菜、1個湯;紅事菜、煙、酒和白事標準相同,僅當天設宴……對違反管理制度的村民,將予以懲戒。”尹章朝說,這是他們村制定的待客標準,有了這個統一標準后,大家都能自覺遵守。現在,誰家有紅白事都主動到村上登記,找紅白喜事會安排操辦,既省事花費又少,群眾對此都拍手叫好。
今年3月給兒子娶媳婦的張某滿臉笑容地說:“我家今年的喜事,就是紅白喜事會操辦的,大伙兒中午過來吃個飯就結束了,擱以前待客就得好幾天,勞心勞力,和以前的花費相比,還能節省5000多元呢。”
一直以來,界河村通過多種途徑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倡樹文明新風。
晚上,界河村的廣場上熱鬧了起來,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女的伴隨音樂節奏跳起了廣場舞,男的在稍遠處閑坐著嘮家常,玩耍的孩子開心地跑來跑去,一幅美麗和諧的鄉村圖正徐徐展開……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