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煙農喜愛的“包子點長”,是孩子們口中親切的“張媽媽”,是群眾眼里的自家人、全能干部,她就是云南省曲靖沾益區播樂鄉煙葉站站長張玉瓊。多年來,她心懷“為煙農辦實事”的初衷,以一腔熱血投身基層工作,“身”入群眾,“心”入基層,真正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成為了群眾的貼心人。
作為煙葉站站長,張玉瓊不僅要負責轄區煙葉育苗、種植、烘烤、收購等全過程的技術指導,還必須要協調好與煙農等的關系,屬于典型的“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
“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稱職的職工?!睆堄癍傉炫菰跓煹乩?#xff0c;向有經驗的同事學習,和煙農交流經驗;夜晚挑燈夜讀,學習煙葉栽培、病蟲害防治、水肥運作知識。多年來,她掌握了扎實的技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卻從未放松過對自己的要求。
為了切實解決煙農的實際困難,張玉瓊沉下身、撲下心,深入田間地頭??緹熞圃云?#xff0c;看到誰家人手不夠,她卷起褲腿就跟著一起干;干旱缺水,她就和大家一起挑水栽煙,一趟又一趟;栽的煙達不到標準,就是天黑了,她還要一遍遍示范重來……有時候忙得連口飯都吃不上,一天下來全身像是散了架,但她卻從不叫苦。她的拼勁收獲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她的執著獲得了煙農點贊。
張玉瓊在當地有個外號——“包子點長”。每到移栽季節,是煙農最忙的時候,當時擔任煙點點長的張玉瓊為讓煙農多栽一棵煙苗,自掏腰包到集鎮包子鋪買來包子分送到田間地頭。久而久之,煙農送給張玉瓊“包子點長”這個親昵的外號。
張玉瓊對自己工作的這片土地和居住在這里的鄉親充滿了感情,從1993年參加工作到現在,她每年都要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資助鄉親,累計捐資10萬余元。在沙高、偏山、大海、奴革、樂利等小學,每個學校都有孩子受到過張玉瓊的幫助。從2012年起,她主動聯系自己的同學朋友、組織云南省煙草煙葉公司員工到偏山小學進行“一對一”幫扶,捐款1萬余元。
如今擔任煙葉站站長,張玉瓊身上的責任比以前重了幾分,不變的依舊是她為農服務的初心。對于那些生活困難的煙農,張玉瓊不僅自掏腰包為他們買來農藥、化肥、地膜等農資,有時還雇人幫他們栽煙、采收、烘烤。張玉瓊下鄉時會隨身帶著一個包,包里裝著糖果、餅干等各類零食,那是專門為煙農的孩子準備的。只要看到煙地里有孩子,張玉瓊都會過去送上一些零食,以至于她身后經常會長出一條條“小尾巴”。
如果說公平公正收好煙是一個站長的本職工作,那么時時刻刻將煙農的利益放在心里,則讓張玉瓊從一名煙草人成為了煙農的貼心人。
“要干好工作,光有過硬的技術不行,更要有公心?!睆堄癍倢τ谡鹃L肩上擔負的責任是這樣理解的。她心系煙農、牽掛百姓,盡力去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收煙時節,煙葉定級至關重要,高低之間每公斤有幾塊錢的差價,這關系著煙農的收入。為了杜絕“人情煙”“關系煙”等情況出現,張玉瓊堅持原則不讓步,始終按照標準定級收購,面對誤解,就心平氣和地解釋;面對辱罵,就強忍淚水和委屈。她始終把父親“老老實實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的囑托銘記在心里,不做對不起良心的事,不做侵害企業和群眾的事。“只要想想煙農的苦和累,還怎么忍心做對不起他們的事?”張玉瓊這樣說道。
為民辦實事,不是一時的工作任務,而是一名黨員一輩子的事業,這在張玉瓊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她總是在煙農需要的地方出現。今年,播樂鄉首次推進使用曲靖煙草“一部手機管煙葉”App,烤煙合同全部由煙農自行在手機上進行在線申請。她擔心有的煙農智能手機操作不熟,和各煙點點長一起進村入戶,手把手教煙農操作。
這些只是張玉瓊平常工作的縮影,懷揣著一顆真心的她,講解理論頭頭是道、問起業務侃侃而談、落實工作雷厲風行,煙農的事,總是快辦快結,總是盡全力讓煙農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