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線上完成煙葉種植合同簽訂、信息查詢,實現“合同簽訂讓煙農少跑路”;可實時監控育苗大棚的溫濕度,即使遠在“千里之外”,也能化身烤煙育苗的“大管家”;在線下單預約,便有一項項專業化服務送到田間地頭,讓煙農輕輕松松種好煙……
這些智慧場景的實現,得益于云南煙草商業深入開展“一部手機種好煙”建設,推動現代信息網絡技術與煙葉生產經營管理深度融合。
煙葉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依托“一部手機種好煙”構建開放數字創新發展環境,云南省局(公司)積極推進“互聯網+現代煙草農業”模式的廣泛運用,全面打造云南煙葉“自然稟賦+數字內涵”發展新優勢。
文山州丘北縣雙龍營鎮普者黑村煙農張偉軍展示“一部手機種好煙”(羅釗 攝)
科技賦能 “數字引擎”激發創新活力
走進紅河州彌勒市虹溪鎮萬畝連片烤煙種植區,打開“智慧煙區管理系統”,隨時可查看全州的煙區分布、面積、種植主體、土壤類型、片區技術員、生產過程等電子檔案及動態管理大數據。
2020年8月,全國首個智慧煙草“雙創新”基地落戶紅河彌勒,紅河州局(公司)在行業率先探索核心煙區智慧管理。
以“管好地”為切入點,紅河州局(公司)打造以3S遙感技術應用為基礎的煙區管理基礎支撐平臺,建立地塊與農戶、種植合同的對應關系,繪制出全州130萬畝規劃煙區“一張圖”,全面掌握“在哪種煙”“誰在種煙”的實際情況,為核心煙區穩定和基本煙田永久保護提供精準決策支持。
當前,煙葉發展環境正發生深刻變化,煙葉高質量發展面臨重重挑戰和壓力。筑牢煙葉發展“壓艙石”,“在哪種煙、誰來種煙、怎樣種煙”是新時期煙葉高質量發展亟待破解的三大課題。
以煙葉生產業務和管理為主導,依托新一代數字及智能裝備技術,對煙葉全鏈條相關的生產經營方式、管理體系、服務模式進行數字化改造,著力打造云南煙葉“生態稟賦+數字內涵”發展新優勢,賦能高質量發展。“一部手機種好煙”的發展思路在云南省局(公司)決策層成為共識。
“要把‘一部手機種好煙’作為推進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防范基層廉潔風險,為基層減負的先進‘武器’,始終堅持以煙葉業務為主線,全面深入參與系統建設,正確理解‘一部手機種好煙’的廣義內涵,將其放在全省煙葉數字化轉型的高度系統打造。”2021年5月底,云南省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總經理李光林在云南煙草商業第二次數字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如是強調。
2021年4月以來,云南省在“一部手機種好煙”總體框架下,云南煙葉數字化轉型發展藍圖和實施路徑漸趨明晰。
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與煙草產業融合創新,構建“互聯網+現代農業”模式的煙農服務生態體系,實現煙農從“一天忙到黑”到“手機找服務”減工降本轉變。
從源頭管控煙葉質量追溯延伸至生產、施肥、植保、烘烤、評級、質檢,形成全省煙葉數字資源體系,客觀反映每一批次煙葉的“前世今生”。
優化煙葉產能及空間布局,推動流程和管理再造,保障資源向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有效流動,以“數字引擎”激發更多創新活力。
紅河州田間煙葉質量追溯二維碼(姚建明 攝)
數字融合 煙農輕松種煙省心省力
“現在種煙真是輕松多了,手機下載個APP,從簽訂合同到請工幫忙都能輕松搞定。”家住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李浩寨鄉李浩寨村的邰洪偉,種植烤煙已有20多年,“一部手機種好煙”讓他大開眼界。
近年來,隨著種煙面積擴大,邰洪偉到其他鄉鎮流轉了部分土地,但是每到移栽環節就犯了難。由于最遠的地塊距離育苗點有20公里,若自取煙苗,一個來回要花費3個多小時,如全部移栽完畢,至少要跑10多趟。
“只要在平臺下單,就有專車配送煙苗到田間,省心又省力。”邰洪偉所說的平臺正是由紅河州局(公司)開發的“一站式煙農服務平臺”APP,今年移栽期間,他的訂單在平臺發出不久,李浩寨鄉煙農專業服務合作社就把這項服務送到煙田。
“我們以服務廣大煙農為導向,探索實施需求與服務一鍵式智能匹配模式,打造以專業服務、技術指導、惠農服務等三個模塊為主的‘一站式煙農服務平臺’。”紅河州局(公司)智慧煙草項目成員楊啟凡告訴記者,平臺于今年3月正式上線運行,目前已實現全州煙農推廣應用。
楊啟凡介紹,之所以將服務內容從線下搬到線上,一方面,是為煙農提供個性化、便捷化服務,使其有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另一方面,提升技術員管理效能,進一步幫助煙農解決生產、技術相關難題。
在邰洪偉的熟練操作下,記者看到專業服務模塊的界面,不僅可以選擇包括育苗、機耕、起壟等9個煙葉生產環節的專業服務,也可以選擇由哪家合作社提供相應的服務,所有服務價格透明。
在技術服務模塊,整合學習資料、主推技術等信息查閱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模塊專門設置“農技咨詢”并引入煙葉生產專家,為煙農提供一對一技術咨詢服務,實現線上實時答疑,及時解決煙農種煙問題。
此外,紅河州局(公司)聚焦煙農需求,幫助拓展多元化增收渠道,提供金融等增值服務。在惠農服務模塊,煙農可以購買地膜、有機肥等煙用物資,平臺運行半年多來,近4萬戶煙農線上下單,煙用物資和專業化服務交易金額達到約1.8億元。
作為試點單位,紅河州局(公司)一站式煙農服務平臺是云南煙區探索煙葉數字化轉型的一處縮影。
在推進“一部手機種好煙”建設中,云南省局(公司)堅持以煙農為中心,把穩定煙農、服務煙農、發展煙農作為關鍵落腳點,當前,正吸收云南煙草商業各地實踐經驗,整合業務需求,重點打造一站式煙農服務平臺,從而為全省煙農提供統一服務,使煙農輕輕松松、明明白白種好煙。
流程再造,傳統模式實現智慧“蝶變”
“請5號高祥虎,到1磅組2號窗口交售。”10月6日,文山州硯山縣洪福煙葉站的廣播里傳來一聲響亮的語音播報,平遠鎮大新村煙農高祥虎嫻熟地將煙葉抱上分級臺……
只見一捆捆完成分級的煙葉,被放置到裝有電子等級牌的U型小推車上,定級員通過“云追”系統掃碼定級,過磅員同時將煙農、稱重、收購磅組等信息錄入到“云追”系統中。經歷一道道工序,高祥虎完成了本次交煙,而交售后的煙葉還要開啟新的“旅程”。
跟隨洪福煙站工作人員,穿過過磅區,走進收購倉庫,存儲區寬敞干凈、井然有序,往日堆積如山的煙葉打包麻片已不見蹤影,在叉車機作業和倉管員的調整下,一個個可四面折疊、能承載600公斤煙葉的煙筐迅速成型,隨即小推車上的煙葉全部儲存進筐欄中。
煙葉“不落地”,倉庫更美麗。“這是煙葉收購流程的一次優化再造,將麻片改為煙筐,減少了倉庫堆碼、打包、人工上車等環節,不僅提高倉儲物流環節的機械化作業率,還節省麻片耗用、減少煙葉造碎。”洪福煙站站長羅順瓊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每個煙筐上都有一個RFID電子標簽“文山扣”——由文山州局(公司)自主研發的創新產品。“倉管員將小推車的電子等級牌與‘文山扣’建立數據關聯,使用近紅外理化指標快速檢測設備檢測煙葉煙堿、蛋白質等指標,通過無線射頻識別方式寫入‘文山扣’,為煙葉提供唯一身份確權。”
羅順瓊介紹,得益于“文山扣”,再搭配“云追”系統,不僅倉儲管理數據全部實時上傳“云端”,還能實時追蹤車輛和煙葉在途情況,實現煙葉“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
筐煙物流,流程再造,智慧“蝶變”使得傳統煙葉收購模式全面躍升。兩年來,文山州局(公司)累計改造洪福煙站等6個智慧煙站,通過“云筐”包裝運輸、“云倉”智能盤點、“云追”在途追蹤,實現收購煙葉44萬擔。據測算,從煙站到復烤廠,每噸片煙物流綜合運行成本使用該模式比麻片方式節約近30%。
這是文山州局(公司)和云南煙葉復烤公司探索智能化收購流程再造及煙葉數據可追物流可控的一處實例。圍繞煙葉生產鏈布局創新鏈,云南多個州(市)局(公司)還在探索“電飯煲”式智慧烘烤、分定級一體智能化收購等,以管理變革帶動供給效率提升,推動煙葉生產減工降本、提質增效。
煙葉數字化轉型是一個新的命題,也是一條必行之路。面對數字化變革,如何構建從流程驅動到數據驅動、從數據洞察到數據智能的煙草產業創新體系,云南煙草商業正在用一個個生動實踐和創新探索予以回應。
云南省局(公司)依托新一代數字及智能裝備技術,按照“基礎試點、建設完善、提升見效”三年建設規劃,逐步推進云南“一部手機種好煙”煙葉數字化體系建設,實現煙葉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云南煙草商業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