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鮮紅的榮譽證說明我選擇種煙是對的,所做的那些事是有意義的,這同樣也是對我的激勵和鞭策,我要再接再厲種出更高質量的煙!”
2月23日,湖北恩施州咸豐縣坪壩營鎮楊洞村煙農伍勇軍捧著湖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授予的2021年度“湖北省十佳職業煙農”榮譽證,激動地說。樸實的言語、剛毅的神色流露出這位在“煙海”里弄潮近20年中年人的堅定和執著。
科技興煙帶頭人
伍勇軍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專畢業后,便擠上南下的列車,過上了靠打工養家的日子。然而,不幾年間,因需照顧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只好放棄城市的繁華,開始返鄉創業。
當他正苦苦尋找適合自己發家致富的門路時,咸豐縣吹響了吸納種煙能人、培優煙農隊伍、穩定種植規模的“沖鋒號”。
“這是個機會,不妨試試。”伍勇軍從中看到了脫貧致富,做夢都想過上幸福生活的希望。
雷厲風行的伍勇軍說干就干。2015年,他和妻子楊永華商量,決定趁鄉親們熱衷外出務工時機,租賃他們閑置下來、適宜種煙的土地,立即到煙草部門簽訂種植合同,準備甩開膀子大干一場。
“照技術員講的方式方法種煙,地里的煙葉長勢好,烘烤出房香,賣的價錢高!” 伍勇軍第一年種煙時,竟像小學生一樣,每一環節都按照技術員的指導認真來做,便嘗到了甜頭。
從此,他便把煙草部門推廣的新技術,管理好方法“搬進”煙田,一門心思把自己的煙田當做技術員推廣新技術的示范區、煙農觀摩學習的樣板田來打造。幾年下來,他成了當地名聲響當當的科學種煙致富帶頭人。
“技術員動員大家采用‘井窖式’小壯苗移栽技術栽煙的第一年,我心里也打起了鼓,早早把煙苗栽在‘土坑坑’里,得等到‘猴年馬月’才能長出土?”楊永華現在回憶起當年的情景,還耿耿于懷:“哪曉得,他不和我商量,就爽爽快快答應了。”
“還莫說,‘井窖式’移栽的那幾十畝小壯苗比以前栽的大苗成活率高、長得快、好烘烤!”伍勇軍在交售完煙葉,盤算一年收入時,驚喜發現每畝煙葉產值至少比上年增加了400元。
隨后,他成了煙草公司推行新技術的忠實粉絲,近年來煙草部門推廣的平衡配方施肥、綠色防控、修復種煙土壤、上部煙葉帶莖采烤、新能源烤房等新技術、新設備,他不僅自己主率先接受使用,還向周邊煙農積極推廣。
近年來,伍勇軍把種煙面積保持在100畝左右,年均收入40萬元上下,成了當地名副其實的優秀職業煙農、種煙能手和致富帶頭人。
“在他的示范帶動下,煙農們都能接受公司推廣的新技術,這讓我們省了不少心。咸豐縣煙葉分公司坪壩營煙葉收購組楊洞磅組組長覃文華說,看到煙農把一片片綠煙葉變成金燦燦黃金葉,日子越過越滋潤,很是欣慰。
助人為樂熱心人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伍勇軍在發展煙葉種植的同時,還把為他人排憂解難當做份內事,盡情展現一名優秀黨員煙農熱心助人的無私情懷。
“我是一名煙農,更是一名共產黨員,幫助有困難的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應該的。”伍勇軍不僅常常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去年在煙葉“三先”生產的關鍵時刻,青崗壩村煙農鄭春林、楊冬玉夫婦的女兒突發不治之癥住院治療。夫婦倆整日以淚洗面,守護在重癥監護室門前,完全沒有心思和精力料理家里的近100畝煙田。
伍勇軍得知消息后,立即將正在自己地里忙“三先”的10多名幫工送到他家煙田,緊趕慢趕,用了3天多時間,便幫他家把落下的“三先”農活“趕”了上去。“要不是他幫忙,我租的那些地哪能種上煙,更別說還有30多萬元錢進腰包!”鄭春林、楊冬玉夫婦沒齒難忘伍勇軍的及時援助。
今年2月中旬,楊洞村1組精準脫貧戶楊美香的孫子患上膝關節腫瘤,急需手術費用,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伍勇軍得知她家是精準扶貧脫貧戶,家境并不寬裕,兒子、兒媳婦離婚后,兒子在外打工收入也不高,一時半會兒湊不齊幾萬元手術費。他立馬加了楊美香的微信,向她轉去5000元現金。
“伍勇軍是個熱心人,去年,他將從廠家批發的100噸磷肥,以每噸低于市場30多元錢的價格墊付給了20多戶資金流轉困難的煙農,給煙農配方施肥幫了大忙。”坪壩營煙葉收購站站長孫德順談起伍勇軍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
產業發展有心人
“我如今能過上小康日子,是黨和國家政策好,是靠政府和煙草部門的幫助,也是靠自己科學種煙辛勤勞作。”得知恩施州委州政府將煙草產業作為全州八大產業鏈之一和“大產業”進行打造,伍勇軍堅定地說要為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盡點綿薄之力。
前年冬天,該縣為了打破制約煙葉產業發展瓶頸,立足村民不少適宜種煙土地拋荒的現狀,鼓勵煙農復耕種煙,走拓展優質煙區,提高煙葉質量,增加種煙增收,推進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道路。
深諳輪作、換茬種植出好煙道理的伍勇軍聽到這個消息如獲至寶,心想有的耕地拋荒十多年,復墾出來種煙真是一條煙葉提質,種煙增收的好路子。他在煙葉交售交售后,請干部協調做工作,技術員移步當“參謀”,租賃鄉親們的拋荒地后,并投入5萬多元,請來挖掘機師傅利用冬休季節,將100多畝雜草叢生的拋荒地翻了個“底朝天”。
“去年春天,栽在復耕地上的煙葉沒有病蟲害,長在地里綠油油的,烘烤過后金燦燦的,每畝煙葉產值超過了4500元。”伍勇軍復耕種煙創下了種煙增收新記錄。
去年冬天,伍勇軍以干待助投入資金近6萬元將3條近4公里的生產路修進了拋荒地,一心要在復耕地里刨“金蛋”。
“你自掏腰包又是復耕、又是修路,究竟圖個啥?”當有人滿是疑惑的問他時,他卻滿懷深情地說:“我帶頭復耕種煙,圖的就是給其他煙農做個榜樣,讓他來都照著辦,反哺助我過上好日子的煙葉產業發展!”
據坪壩營鎮煙辦主任何云發介紹,在伍勇軍的示范引領下,該鎮今年又有20多戶煙農鉚足干勁復耕近1000畝拋荒地種煙。他為穩定煙葉種植規模,助力鄉村振興立下了汗馬功勞。
擊鼓催征穩馭舟,踔厲奮發開新局。伍勇軍將在科學種煙、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繼續逐夢前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