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清貸款、有車有房、收入穩定……”這是四川涼山會理市黎溪鎮鹽河村14組煙農王明朱的愿望清單。如今,38歲的他憑借自己的努力奮斗,一步一步實現了愿望。
2021年,王明朱售煙收入124.64萬元。種完煙后種植有機蔬菜,今年每畝又增收2600元左右。如此收入,惹得周邊煙農們紛紛向“王百萬”取經。
“要想種煙致富,就要發展規模種植。”王明朱侃侃而談自己的致富經。
誰來種煙?在哪種煙?
去年以來,會理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圍繞“宜煙”程度精準識別核心煙區、重點煙區、潛力煙區,構建煙區動態調整機制。穩定核心煙區種植規模,淘汰病害易發、煙葉質量偏低的不適宜煙區,開發適宜種植區域,確保“好田好地種好煙”。構建煙田流失風險評估機制,針對“人走地留”的煙田,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支持,搭建土地流轉平臺,出臺土地流轉指導價,明確流轉期限。針對“人留地走”情況,積極協調地方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按照“占一補一”的原則補齊流失煙田,同時積極引導傳統種植戶、種植專業戶向煙葉家庭農場模式轉變,以規模化種植促進煙農增收、促進鄉村振興。
“去年,鹽河村委會統一協調、統一定價,在全村范圍內實施土地流轉,流轉價格比周邊價格少每畝少100元左右。我流轉土地150畝,光是享受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土地流轉補助就有1.2萬元,讓我們真正享受到規模種植效應的紅利。”王明朱說,無論是資金、技術還是煙田基礎條件,只要有問題,網格技術員都幫著解決。
為解決煙農資金投入難題,該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協調農商銀行、郵儲銀行等金融機構,為煙農貸款開通“綠色通道”,著力解決煙農的資金問題。
“盤活有限計劃資源、鞏固產業發展基礎,抓實服務煙農是關鍵。”在會理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看來,摸清煙農所想所求所盼,解決煙農所急需,真正做到讓煙農輕松種煙、放心種煙。
“煙葉采收結束后,利用煙田種植青菜、西蘭花、洋蔥等有機蔬菜,即可在來年3月采收銷售,每畝可增加收入2600元左右;還可利用尾菜翻壓還田作綠肥,極大改良煙田土壤,減少病害。”王明朱看著長勢喜人的有機蔬菜笑得合不攏嘴。
在多元化增收方面,該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按照政府主導、行業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煙農”模式,在閑置育苗大棚和烤房利用、提高煙田復種指數等方面開展多項探索。
在鹽河村,望著一片片迎風生長的有機蔬菜,會理市煙草專賣局黎溪煙葉收購站站長羅祖華說:“利用煙葉采收完成后的冬閑地,我們試種了青菜、西蘭花、洋蔥、卷心菜等8個品種,就是要篩選出適合鹽河村氣候的品種,確保煙農收入增加。”
不僅如此,會理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還探索建立了“綠肥帶動畜牧業發展、生產有機肥還田”“煙田地膜回收、再利用生產物資”的煙農增收產業鏈。
“去年我就把欠債還清了,今年又買了輛車。種烤煙收入穩定有保障,日子越來越有奔頭啦。”看著自家的煙田,燦爛的笑容綻放在王明朱的臉上。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