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采收的煙葉拿在手里,甜在心里!”“管好煙田迎豐年!”
7月18日,湖北省咸豐縣忠堡鎮廖家堡村2組煙農廖顯勝、彭春蓮夫婦帶領幫工在煙田采收成熟煙葉烘烤。當他倆看著一片片分層落黃的煙葉仿佛在微風拂過時露出了笑臉,心里熱乎乎的,一幅豐收畫卷展現在眼前。
年近五旬的廖顯勝、彭春蓮夫婦是對憨厚直爽、吃苦耐勞的莊稼人。16年前,他倆由于牽掛家中老少,便停下外出務工的步伐,抓住煙草部門把育苗、烘烤工場修在家門口的便利,擇優租賃鄉親們的好田,與煙草部門簽訂了合同種煙,加入了該縣職業煙農隊伍。
夫婦倆在煙葉技術員的指導下,潛心學習種煙技術,把“三分種、七分管”“種是金、管是銀、烘烤才是聚寶盆”的農諺牢記在心,很快就成為科學種煙的行家里手。幾年間,他們修“洋樓”,買汽車,過上了令人羨慕的好日子。
“有煙草公司幫助,技術員指導,不必有種不好煙葉的顧慮。”印發資料、組織培訓、技術員田間指導……廖顯勝曾經的顧慮在剛開始種煙的時候,就被煙草部門的一系列舉措化解得一干二凈。管理出效益的生產理念在夫婦倆心里扎下了根,成為他們種煙增收致富的致勝法寶。
“從開始種煙到現在,我們的收入越來越理想,關鍵是記住了第一年沒抓住季節管理好幾畝煙田的教訓。”彭春蓮是位善于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的女能人。
那一年,在煙田管理的緊要關頭,出現的一個小插曲讓夫婦倆至今耿耿于懷。在他倆快要結束煙田管理的時候,彭春蓮的娘家辦喜事,請他倆去幫忙料理。等忙完了喜事,他倆錯過了幾塊煙田除草追肥的最佳時機,地里的煙葉長勢不盡人意。
“煙株長得矮,葉片小,哪能賣上好價錢?”在煙葉交售結束后,廖顯勝發現那幾畝地的煙葉,每畝比其他煙田至少少買了200元。
“吃一塹長一智。”從此以后,他倆每年把煙苗栽入煙田后,一門心思把煙葉生產各個環節中的季節活兒拿在手里,落實在行動上,下足管理煙田的功夫,做足煙葉提質、種煙增收文章。
“去年,要不是常常看天氣預報,經常翻看手機里技術員發的氣象預測,把農活早安排上,哪能有收入30多萬元的好收成!”廖顯勝回想起去年勤于管理煙田的事,有說不完的話題。
“哎呀,你別說了,那以后咱倆哪一年種煙,不是長在地里綠油油,采烤出來香噴噴,每畝都能賣上好價錢!”春風滿面的彭春蓮提醒廖顯勝,“莫翻陳年老賬,多想想怎么管好今年的煙田。”
今年,廖顯勝、彭春蓮將100多畝煙苗栽入煙田后,對照咸豐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的生產技術方案,根據大田煙葉長勢,適時帶著10多個幫工,搶抓晴好天氣,早出晚歸地查苗補苗、除草追肥、擴膜培土……長勢喜人的煙田成了鄰里煙農觀摩學習的樣板田。
“劉師傅,我的煙葉是什么原因沒有他家的長得好?”一次,在相鄰煙田里勞作的“老把式”王金華見技術員劉昌慶又來到了煙田,請他指點迷津。
劉昌慶一針見血地告訴他,廖顯勝在5月底就開始請10多個勞動力,用了5到6天的時間,結束了團棵期煙田的擴膜培土。6月初,斷斷續續下了將近一個星期的雨,王金華延遲了煙田管理,因此長勢差一些。聽劉昌慶這么一說,王金華趕緊安排把落下的農活趕上。
季節不等人,管理鑄豐年。這幾天,廖顯勝、彭春蓮夫婦又抓住天氣晴朗的好時光,帶領幫工進入煙田,按照煙葉成熟標準適時采收煙葉烘烤,一步一個腳印地把住種煙增收的道道關口,迎接新的豐收年。
今年6月,廖顯勝在管理煙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