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下旬,河南省西峽縣丹水鎮雪茄煙農袁正林收獲了晾制成功的第一批雪茄煙葉,這批雪茄煙葉經全國知名雪茄專家、河南農業大學教授時向東教授現場卷制并抽吸后給予充分肯定:西峽試種晾制出的雪茄煙具有典型的雪茄煙風格,無明顯雜氣,燃燒后煙灰呈白色,第一年試種基本成功。所有參與人員近8個月的辛勤付出因為這一句簡短的話語,倍感溫暖備受鼓舞,前行的動力更足,攻堅克難的斗志更昂揚,心酸、迷茫、垂頭喪氣的陰霾一掃而光....
責任煙農,敢于吃螃蟹的“開拓者”
眾所周知,雪茄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采收晾制標準高,大田管理要求精細,煙農選擇成為雪茄煙試種成功與否的關鍵。經過地塊選擇、水資源摸查及面對面交流等環節檢驗,袁正林最終被確定為雪茄煙試種農戶,他家位于西峽縣丹水鎮北凹村,是一個有著30年的白肋煙、烤煙種植經驗,了解西峽植煙土壤類型、煙葉需肥規律、氣候和灌溉水資源等基礎信息資料,煙農公認煙葉種植的“行家里手”,也是鄰居和村委心中有責任心、有擔當的“熱心人”。
“老袁這人,有技術,懂煙葉,考慮問題很周到,別看60多歲了,腦子很活泛,樂于嘗試新事物,雪茄煙試種工作交給他,你們絕對可以放心”,丹水鎮煙葉主抓領導張青林給予高度評價。
雪茄煙試種工作開展的近8個月時間內,老袁按照要求開展大田整地、起壟、施肥、移栽、茄衣遮蔭棚和晾房的搭建,現場監督作業人員留種、打頂、留葉采收、編煙、上架,風雨夜蹲守在煙田,晾制期間睡在晾房旁,時刻關注著雪茄煙的長勢和晾制變化,記錄數據,總結經驗,是雪茄煙種植當之無愧的“踐行者”。
創新青年,勇于實踐的“探索者”
雪茄煙試種是西峽煙葉史上的第一次,趙曦作為雪茄煙項目承擔單位的負責人,勇挑重擔,精心組織,慎選育苗戶,現場查看試種田塊,把控起壟標準,監督移栽質量,檢測透光率,驗收遮蔭棚搭建質量,及時調試并更換噴灌噴頭,既保障煙株正常用水需求又確保水壓適宜,不影響葉片完整性。
為搜集降雨量、天氣等氣象信息資料,全面掌握雪茄煙葉的大田生長情況,趙曦搭建煙田氣象可視化檢測顯示平臺,通過手機隨時隨地獲取煙田溫度、濕度、風力大小和降雨量等數據信息,有效提升了數據獲取地準確性和實效性,降低了勞動強度,讓雪茄煙大田種植邁入了智能化時代。
雪茄煙晾制的難點在晾房內溫濕度把控,尤其是變黃期對溫濕度恒定的要求極高,稍有不慎,整個晾房的煙葉就全部失去價值,損失將極為慘重,為了實現晾房溫濕度的精準操控,趙曦開啟了一輪又一輪的探索,在不同時段打開天窗和地洞造成溫濕度變化不同步;安裝大型風扇(排氣扇)導致晾房底層煙葉干燥過快、內含物質轉化不充分……,一次次的失敗嘗試沒有讓他氣餒,反而越挫越勇,他不斷分析原因,改良晾房設備,在不斷摸索中他掌握了晾房加熱時間和排濕時間,購置了適宜的加熱和除濕設施,在晾房內安裝物聯網設備,通過手機端設定相關參數,基本實現了晾房溫濕度的智能化管理,雪茄煙的晾制過程實現了可控可管。
雄厚師資,忠于奉獻的“解惑者”
河南農業大學作為該項目的技術依托單位,提供雪茄煙種子,指導裸種育苗,制定施肥方案,提供灌溉指導意見,派專人駐點協助開展工作,釋疑答惑,全方位提供技術服務。在首批煙葉晾制出晾房前,時向東教授一行匆忙趕來,不顧40度的高溫天氣直奔晾房,查看雪茄晾制成品、現場卷制、評吸雪茄,根據感官和評吸情況,指出存在的問題,現場剖析問題產生原因,為后期雪茄煙葉晾制提供極具參考價值的指導意見。
“今年我已經見到時教授三次了,每次來都要深入大田看看長勢,有病株了,提醒我打啥農藥,該咋打,啥時候打頂留葉,都手把手地教我。第一年種雪茄,我不知道煙葉長成啥樣算成熟,時教授就每個部位、每個品種都采幾片成熟的,讓我比照著采,時教授又提醒我茄衣比較嬌氣,要保持葉面的完整性,采摘時候在筐里鋪上舊衣服,避免磕碰。這次來又教我編煙方法,擺置竿距等,看到時教授,我就覺得有了靠山,也更加堅定了成功的信心”。農戶袁正林談及河南農大的技術指導,豎起大拇指稱贊道。
2022年,西峽縣利用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優選適宜農戶,激發人員活力,依托高校師資,試種雪茄取得了階段性成功,拓寬了農業產業之路,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