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業綜合體的建設、閑置設施的更廣泛利用、“煙葉+N”輪作方式的推廣,忙碌的景象四季都在煙區上演,曾經的“貓冬”現象已不復存在。現在的煙區,按照一年四季輪作的方式,土地附加值得到了大幅提升,“土地錢”“分紅錢”“務工錢”的筆筆入賬,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多種增收方式;有了產業支撐,在合作社、村集體組織的帶領下,煙農多了一重身份——產業工人,他們在種煙季“圍著烤煙轉”,在種煙季后,被組織起來為大農業生產開展專業化服務。還有一些煙農,利用手里的技術、自身的專長,外出打工,賺取務工收入。一些不能外出的煙農,利用網絡新媒體、信息化新技術發展著自己的“副業”。“四季不閑,財富自來”,盡管勞動的方式不同,但他們都在用自己的勞動獲取財富,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新和村民致富忙
初冬時節,寒風漸起。走進安徽宣城市郎溪縣新和村“煙+N”產業綜合體的油茶基地,綠油油的油茶果實惹人喜愛,在冬日暖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耀眼。微風吹來,油茶果飄香四溢,彌漫整個山坡。工人們三五成群,分散在油茶林里,或忙著采摘,或忙著搬運,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新和村高標準基本煙田? 張萍 圖
“前不久,我剛到郎溪煙站賣完煙葉,村干部讓我帶著工人們到油茶園采摘茶果。我已經連續3年都在這個時候來采摘茶果啦!一天100多塊錢,活不重,收入不錯!除了種煙季,工人們也有一筆穩定的經濟收入。”來自新和村石槽組的煙農朱順斌高興地說。今年朱順斌種煙222畝,賣煙毛收入76萬元,他不僅是郎溪縣新和村最大的種煙戶,也是“煙+N”新和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參股農民,可以按照股份享受合作社分紅。
洛南煙農副業興
隨著陜西洛南煙區煙葉采收、烘烤進入尾聲,越來越多的煙農騰出手來,忙活著煙葉出爐、初分、大田滅茬、準備煙葉交售,籌劃來年土地流轉和烤煙種植事宜,還有部分煙農開啟了“第二產業”。
王飛對今年的烤煙質量很滿意? 趙星 圖
連日來,在洛南縣四皓街道柳樹洼村的煙田里,種煙大戶王飛駕駛大型旋耕機給周邊村民犁地。犁過的土地翻過來,曬一曬,踩下去,柔柔的,整個田野都散發著泥土的芳香。
“一天能犁50畝地,按煙田70元/畝、農田80元/畝收費,一個季節能犁地1500畝,刨去油錢和修理費等,凈利潤6萬多元。”王飛笑瞇瞇算起了經濟賬。
“寶媽”岑英萍的美好生活
岑英萍在合作社的直播間里直播帶貨? 沈志程 圖
“親們,一家煮糯十家香,十家煮糯香滿莊,大家心心念念的貢品大香糯新米終于上市啰!這次我們合作社根據親們的需求,還推出了單獨布袋的禮盒包裝,1斤、2斤和5斤都有!對了,上次直播李大哥想要的烤房黑木耳又出了一批新貨……”
近日,在廣西百色靖西市錦繡古鎮對面的“繡球情”煙農合作社聯合社二樓直播室內,“95后”的合作社社員岑英萍正在進行直播。她在鏡頭前宛如鄰家女孩,娓娓介紹著合作社生產的農特產品。
在直播間里受到客戶喜愛的岑英萍,3年前還只是一個“寶媽”。她說,她當時只有“帶娃”一項技能。而現在的她,會種煙、會種水稻、會養黑木耳,還會直播帶貨,從“寶媽”蛻變成“創富能手”。
楊永清一家的致富經
賣完烤煙、忙完地里的農活,云南曲靖師宗縣“70后”煙農楊永清依靠精湛的廚藝,敏銳地將目光瞄準當地特色旅游業。他在縣城經營了一家小吃店,農閑時,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小吃店的經營上。楊永清采用自產的土豆、辣椒等精心烹制食物,受到了食客們的一致好評。
李瑞英(左一)在進行煙葉片選? 徐長先 圖
妻子李瑞英則選擇就近就業,由業務外包承攬單位聘用,成為云南師宗復烤廠分選工。通過在復烤廠務工,李瑞英獲得了穩定收入的同時,也能照顧家庭和老人,她將家里的里里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條。
勤勞的雙手澆灌出美麗的花朵,最終結出甜蜜的果實。楊永清一家平時種煙,閑時經營店鋪、就近務工,每年收入加起來有十多萬元。依靠勤勞的雙手,建起了新房,開上了轎車,成為當地勤勞致富的典型。
保康煙農多元增收
“六月藍莓七月菜,八月烤煙九月賣,煙葉收完田不閑,種植菜薹又變錢。”在荊楚腹地的湖北襄陽市保康縣煙區,這首煙農自創的民謠已經成為多元發展促進煙農增收的一個真實寫照。
胡世奎采摘黃瓜準備出售? 王平 圖
“這種蔬菜天然無公害,新鮮又美味,特別好賣……”在后坪鎮堰塘沖村立體育苗大棚門口,菜老板詹明華邊等著收菜邊說。大棚內,大棚主人胡世奎正和4名合作社煙農忙著采摘蔬菜。
胡世奎說:“今年煙苗移栽結束后,縣煙草公司的同志和后坪煙站的技術員就開始幫忙謀劃閑置大棚的利用工作。經過科學規劃,我們在大棚內種植了水果黃瓜、豇豆、豆角、西紅柿、秋葵、西瓜等多種蔬果,并由4名合作社煙農參與管理。目前,蔬菜長勢十分好,板豆和黃瓜進入采摘旺季,茄子、西紅柿、辣椒也將陸續上市。”
“只要吃得苦,日子就不會差!”
近日,走進云南保山市施甸縣尖山村布朗族村民張金明家里,一垛垛金黃色的苞谷堆成了小山。
種植烤煙是張金明一家穩定的收入來源? 趙新梅 圖
“我家種了40多畝苞谷,烤煙交完就趕緊收苞谷。這個季節農活多啊!”張金明一邊收苞谷一邊說,“今年我種了24畝烤煙,煙葉長勢好,烤出來的質量也可以,收入12萬多元。”
張金明家山坡地上,10多畝軟籽石榴也陸續掛果。他和妻子已經到集市上賣過兩次了,收入不錯。他說:“今后我還想好好地學習一下石榴的種植技術,提高石榴品質。再多賣點農產品,讓日子越過越好!”
老楊解鎖了豐收“密碼”
家住云南保山市龍陵縣平達鄉的煙農楊恩斗,回想起自家8月中下旬最后一爐烤煙出爐的場景,依然笑到合不攏嘴。
楊恩斗高興地查看煙后苞谷生長情況? 趙連權 圖
“今年組織動員我們流轉土地種烤煙,我是社區里第一個報名的。這兩年烤煙收購價格連年增長,再加上合作社服務部主動與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聯系,針對我們這個地方的氣候特點‘定制’苞谷良種,承諾免費提供種植技術服務,所以我早就計劃好要流轉21畝。”講到這里,楊恩斗底氣十足。
“今年,種煙加上煙后輪作的苞谷,一畝地可以妥妥地賺上6000多元。新房子的裝修一點問題都沒有了!”楊恩斗的笑臉如綻放的花兒。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