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眼下正值煙葉春耕備耕時節,四川古藺縣大寨苗族鄉立足“早”字,積極行動,迅速掀起機械化春耕的高潮。
走在大寨苗族鄉煙草現代農業園區的煙田里,伴隨著一陣陣“轟隆隆”的機器聲,4名農機手正熟練駕駛著打土機和翻土機,在田土里來回穿梭,機械化春耕正如火如荼。已經翻土完成的土地光滑平整,孕育著無限生機。“大寨苗族鄉2023年規劃全鄉種煙面積6200畝,目前烤煙育苗已全部完成,冬土翻泥完成90%,現進入起埂階段,預計今年產量150萬斤。”大寨煙點站長高慶勇介紹道。
據了解,自2019年起,大寨苗族鄉種植烤煙從播種、深耕、蓋膜、打窩、插秧、施肥……已經實現全機械化。“現在種植烤煙機械化后,一畝地要節約12到14個人工,既提高了效率又節省了成本。去年我們家種植烤煙50畝,收入20余萬元,所以今年準備多種30畝。”烤煙種植戶肖繼海滿臉笑容地說,“10月份烤煙收購結束后,就開始種植冬季蔬菜,一片土地,兩份收入,日子越來越紅火呢。”
大寨苗族鄉每年種植烤煙的時間是2月開始10月結束,土地每年就有三四個月的荒廢時間。”烤煙作為大寨的傳統特色農業產業,一直是大寨的農業支柱。經過長期探索,大寨成功探索出一條‘春種烤煙,秋種蘿卜’的煙蔬輪作科學發展之路。”大寨苗族鄉黨委書記段學淵介紹道。
據悉,大寨苗族鄉近年來積極謀劃、全力部署,做到面積規劃早落實、技術措施早宣傳、農用機械早作業、物資供應早到位。不斷推廣機械化春耕技術,加大農機扶持力度,引導專業合作社、種煙大戶使用機械作業,助力種植戶提質增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