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久經冷寒的冬日,迎來草芽初現的春天,湖南衡陽煙區煙葉育苗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煙農們、煙技員們正追著春光趕農時,用辛勤的勞動呵護82萬盤煙苗茁壯成長,托起9.5萬畝“黃金葉”豐收的希望,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日育苗圖正徐徐展開。
熱火朝天 播下希望的種子
耒陽市哲橋煙葉育苗工場內,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員井然有序地進行育苗播種,“基質攪拌、裝盤點籽、擺盤入池”,整套操作行云流水。
“我們從12月初就開始作育苗準備了,比往年提早了一個星期,物資準備、設施檢修、苗盤消毒等工作都已全部到位”。智盟煙葉合作社理事長李友良一邊介紹,一邊檢查播種情況。
生產,育苗是關鍵。俗話說“苗好五成收,苗差一半丟”,綜合種植區域規劃、氣候條件等實際情況,衡陽市局(公司)堅持“布局優化、配套完善、高效利用、商品供苗”的原則,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實,組織54處育苗工場,全面推行集約化工廠化育苗模式,推進育苗規?;?、生產標準化、經營市場化,做到“育苗基質供應、優良品種安排、技術培訓指導”三個統一,確保成苗時間與移栽節令同步,為煙葉生產工作起好步、打好底、開好局。
精心呵護 養出茁壯的苗子
“育苗管理工作時間長,受氣候影響大,苗子好壞關乎一年的收成,技術管理必須嚴格落實,切不可打折扣”。在全市育苗技術培訓會上,生產經營部主要負責人黃銀章強調。
為實現“苗齊苗壯苗足”目標,夯實助農增收基礎,該局從育苗“精心部署、精準指導、精益服務、精細督查”四個方面入手,強化育苗管理。責任管理方面精心部署,組織市、縣、站三級召開生產專題會議,建立育苗工作應急管理機制,執行生產網格化管理,明確縣級分公司值班值守人員和站(點)技術管理責任人,層層壓實責任,落實到人到崗。技術落實方面精準指導,落實市公司、縣級分公司、煙站、育苗工場四級值班值守制,督促抓好溫濕度管理、苗床水肥管理等相關工作,重點加強極端天氣的應對,組織育苗戶提前做好防寒增溫物資儲備,有效防范應對寒潮,嚴防低溫凍苗,最大程度保障育苗安全。育苗管理方面精益服務,加強氣象監測預報預警,組織技術專家成立黨員先鋒隊,分時定點加強現場技術指導,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全天候為育苗戶提供技術咨詢、指導和服務,第一時間幫助其解決育苗相關問題。過程監管方面精細督查,市、縣兩級組織成立育苗督查專班,不定期開展育苗督查,重點檢查育苗技術落實、值班值守情況、防寒措施是否科學到位,及時發現問題標靶施策、督促整改,定時發布督查通報,確保育苗管理到位。
數字管理 暢通服務的路子
“滴滴滴…….”數字管理平臺發出預警,衡陽縣洪市鎮太山育苗工場管理員老王立馬打開手機App,“棚內溫度29℃,濕度78%,溫度還在持續上升”,于是老王趕緊通過App自動開啟育苗大棚棚膜,給苗子“透氣降溫”。一部手機,就可以實現對生產狀態的實時、動態、科學調控。
數字化應用為產業發展打開了轉型升級新空間,今年該局擎畫打造新時代“數字衡煙”的遠景藍圖,在全省率先建立數字中心,組建調制、評級、勞模三個工作室,成立15人的創新團隊,加強與電信、氣象、科研院校等部門的合作,致力于構建“數字共建、設施共享、技術共構、產業共融”的數字應用管理平臺,在育苗環節先試先行,利用數字孿生技術收集當前生長數據、環境數據,實時傳輸到煙技員、育苗專業戶的手機平臺,實現生長狀態全程監控,為農事操作提供更精準科學的參考,同時通過新型數倉體系,構建生長模型,設定最適宜的技術操作,利用物聯網設備遠程開關排濕器、棚膜、增溫燈等設備,調控空氣溫濕度、光照強度等生長參數,保證良好生長環境,做到生長的數字化智能管理,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煙農少跑腿”。
春光共沐煙區美,助農增收正當時。該局將繼續秉承“全心全意為煙農服務”的理念,堅持以產業現代化助推鄉村振興,共播豐收希望,共建精益管理模式,共享數字化智能管理成果,點亮增收、金葉飄香的萬家燈火,推動大美煙田與美麗鄉村共富共美。(陳智杰 王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