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貴如油,潤物細無聲。一場春雨過后,在貴州省思南縣甕溪鎮,隨處可見煙農翻地、起壟、覆膜的繁忙春耕景象,煙地里旋耕機、鋤草機的轟鳴聲,為甕溪鎮即將開始的5300余畝烤煙種植吹響了沖鋒號。
煙農正在翻地。甕溪鎮農業服務中心供圖
“大家要注意了,翻耕深度必須超過25公分,行距按1.1米標準起壟。”日前,在甕溪鎮大寨村,負責該村煙葉生產技術指導的煙技員蔡余洪正在指導煙農耕地起壟作業標準。為提高烤煙種植規范化水平,保證煙葉質量和產量,甕溪鎮在做好煙農和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種植技術培訓的同時,還組織技術人員到各村進行實地指導,在烤煙育苗、移栽、管護等關鍵環節都邀請縣農業局和煙草部門專家進行全方位、保姆式的技術指導服務,為煙農苦干實干,實現增收吃下“定心丸”。
煙農正在翻地覆膜。甕溪鎮農業服務中心供圖
“以前我們的土地都是種包谷,后來政府動員我們改種烤煙,一年下來收入比種包谷多得多,無論是起壟覆膜、移栽、管護、采收都需要大量的人工,還能帶動大家就近務工增收。我每年都在擴大規模,今年通過土地流轉計劃種植100多畝,預計可以收入40余萬元,帶動20余人務工就業。”甕溪鎮大寨村烤煙種植大戶田光明說。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烤煙種植周期短、經濟價值高、見效快,甕溪鎮作為思南縣的烤煙種植大鎮,今年像田光明一樣的種植大戶就達63戶。種植烤煙已成為當地富民興村的有效路徑。
煙農正在起壟覆膜。甕溪鎮農業服務中心供圖
甕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福祥介紹:“今年來,我們依托烤煙產業完整成熟的‘公司+煙農+基地’的市場運作模式,以大寨、山峰、湯家壩、竹山等村為烤煙發展主陣地,在保持種植面積的基礎上,采取‘政府支持、煙站主導、煙農主體’的協作方式,共同推進烤煙提質,通過整合閑置撂荒土地,全鎮計劃種植面積5300余畝,新增煙區7個,預計收購煙葉1萬余擔,產值將突破1500萬元,力促烤煙產業成為助推全鎮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之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