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素有“云煙之鄉”美譽。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一所地處玉溪的農業高職院校,一直堅持“辦煙草專業、興云南產業、活中國經濟”的辦學理念,于1984年開設煙草專業。2005年,由玉溪市政府牽頭,組建成立玉溪煙草職教集團。集團現有理事單位40家,包括24家企業、1家行業協會、3所科研院所和12所中職學校,累計培養輸送煙草專業人才12560人,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5800余場次,為煙草行業作出了重要貢獻,辦學成效顯著。多年來,學生畢業去向落實率均在98%以上,有46%的畢業生在煙草行業就業。2021年,玉溪煙草職教集團入選全國第二批示范性職教集團(聯盟)培育單位。
結合云南區域產業發展資源優勢,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以專業群為依托,形成了“課堂搬到田間去、課程跟著節令走”的教學特色,構建了集團化培養煙草現代農業新型人才的“一機制、雙提升、三平臺、一模式”多元化、立體化共同育人模式,以“玉農之變”踐行“玉溪之變”,服務玉溪市社會經濟發展,促進專業鏈、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為區域煙草農業產業發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一機制:建立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制度
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與行業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構建培養煙草現代農業新型人才的共同育人機制。自2002年升級為高職院校后,玉溪農職學院就與煙草行業開展合作,成立由行業企業專家、教科研人員、一線教師和畢業生代表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引進煙草行業生產標準和先進技術設備,建設高標準、具備真實職業情境的校內示范基地。建立“雙導師”“雙評價”制度,采取校內和校外考核評價相結合,校內理論和實驗(訓)教學由專業教師依據平時表現、實踐操作過程和考試成績進行評定,校外實踐實習由企業兼職教師依據學生在企業生產一線的工作業績和表現進行綜合評價,以此保證并提升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
雙提升:提出新時代專業服務和人才培養理念
玉溪煙草職教集團成立后,充分發揮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職業學校等各方力量,在集團專業指導委員會的統一指導下,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提出樹立行業企業、科研機構和學校是人才培養共同體的育人觀,將生產、科研和教學有機結合,充分利用行業企業、科研機構、學校的育人要素和創新資源,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實現專業服務產業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雙提升”理念。即注重教師和學生的培養,強調專業教師與學生全程參與實訓實踐,通過三個學期培養,實現產業服務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雙提升”目標。
三平臺:搭建“生產+科研+經營”人才培養平臺
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與煙草公司、科研機構、行業企業分別建立生產型實踐、科研型試驗和經營型實習三型平臺,用于師生分類開展實踐實習。生產型實踐平臺側重生產技術實踐能力培養,主要從事育苗基地到煙葉收購站的生產技術應用推廣工作;科研型試驗平臺側重科學研究試驗方法學習,主要在科研試驗基地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經營型實習平臺側重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經營管理,主要在公司企業、合作社、大型農場等從事經營管理工作。三型平臺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多元化、立體化的教學環境,結合學生學習需求,有針對性地安排學生分類參加實踐、試驗和實習,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崗位意識和敬業精神。
為進一步優化平臺育人機制,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還建立了與職業資格、行業規范要求相適應的專業標準,校企共同研究課程體系構建,共同開展教學資源建設;構建與職業崗位群工作任務相適應的課程體系,進行專業課程模塊化設置,實施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與企業專家合作共同開發結合生產實際的特色教材;將課堂設在田間地頭,教師親自示范操作,并按不同季節組織生產教學,在真實的實訓環境條件下,將理論環節與實踐環節交互進行,形成“課堂搬到田間去、課程跟著節令走”的教學特色;建設“教師和師傅一體化”的專兼結合教學團隊,指導學生參與行業生產實踐和企業管理,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一模式:構建“專業+產業”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生產節令和工作環境,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還提出了“三季二結一提高”人才培養模式,分季節實施模塊教學,強調學生實踐性和能力化培養,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技能;形成“專業+產業”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完善“一機制?雙提升?三平臺?一模式”集團化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專業產業深度交融?助推地方經濟發展》還被遴選為教育部“高職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典型案例,在全國推廣應用,為高職農業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鑒參考和引領示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