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煙葉工作一定要明白節氣的重要性,下一個節氣就是‘春分’了。農諺說‘季節不等人、春日勝黃金’,我們要緊跟時間節拍,將功夫下在煙葉移栽之前,打牢全年煙葉工作的基礎。”3月6日,在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工作調度會議上,該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黨委成員、副經理韓中波強調。
仲春時節,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圍繞春耕春耙、苗床管理、統一拌肥工作,盯緊深度、溫度和進度三個關鍵指標,以有效的執行、快速的行動奏響春季煙葉生產動聽合音,走出推動煙農致富增收的堅實一步。
春耕春耙抓深度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過了驚蟄節,耕田不停歇。”可是,早在2月下旬臨朐縣的煙農們便依托“為農服務中心”,迅速開展煙田耕耙保墑,在煙田中積極籌備春季生產“第一戰”。田野中經過冬耕的土地變得松軟平整,繁忙的影像令人充滿希望、信心百倍。
春耙是將冬季耕翻的土地進行平整,以利減少水分蒸發、積蓄水分和農事操作,要求春季解凍后適早整平耙地,耙透、耙細、耙平。
繁忙景象的背后,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人的辛勤與付出。臨朐境內多山地和丘陵,煙田地塊相對分散,給機械化作業帶來不便。為保障煙葉生產技術落實,解決煙農后顧之憂,該局(分公司)堅持問題導向,于2022年與地方政府聯合在產業綜合體核心區打造“為農服務中心”,以煙農合作社為依托,引進社會化專業農服機構,為大農業和煙葉生產提供“點餐式”一站服務,引領農業生產方式、管理模式轉型升級。
圖為農機服務隊在煙田開展春耙托管服務。
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抓好春耕機械維修調試、收集春耙需要的同時,還根據東、西部煙田地形差異和不同土壤質地及墑情,逐戶逐地塊做好信息采集,推行數字化服務,科學制定專業化、個性化服務方案,在數據信息庫可實時查看春耕機械調配情況,實現了數據互通的基礎上加快耕耙進度。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萬擔谷’,要是耙淺了,可是要重來。”“我們煙站出人現場監督,就是為了公平公正把住關,我們現在挖一下、量一下……”3月3日,在辛寨街道高家溝村,驗收小組正在現場行使“驗收”權。為保障深度及質量,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協調成立以煙站、合作社和煙農三方為主體的監管驗收小組,對耕作質量及進度進行巡回督查,確保相關要求落實到位。
“我們小組的職責是,嚴格落實春耕質量標準,保證耕耙質量,做到春耙深度到位,耕層土壤平整厚薄均勻,不漏耕,無明顯坷垃、無薄膜、無煙株殘留物,耕后細耙保墑。做到了這些,才能為起高壟、起大壟工作奠定基礎。”辛寨煙站站長申聰說道。
“有一年,我們這前期干旱,后期又遭受大風,正是高壟、大壟防旱排澇效果好,再加上壟大煙葉栽得深,才讓煙葉沒受大影響。煙站幫助協調了耙地機械,還和我們一起嚴格把關,讓我們很放心!”辛寨街道南流村煙農張文國說道。
苗床管理抓溫度
“苗好三分收”。自完成育苗播種以來,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14處煙葉育苗工場全面轉入苗床管理階段。
“采取漂浮育苗較之前其他育苗方式,濕度的控制更加容易,要重點關注溫度情況。從播種到出苗,要求棚內溫度控制在20℃至28℃。春季晝夜溫差較大,我們育苗包靠人員每天上午9點至下午4點全部在崗,與育苗專業隊員一起視天氣實際,做好揭膜通風、蓋膜保溫工作,并每兩小時對全部育苗棚巡查一次,為煙苗的生長提供最適宜的環境。”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科負責人杜玉海介紹道。
圖為煙技員查看、記錄育苗棚溫度。
為方便、準確讀取溫度情況,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分別在育苗棚內的苗池營養液中和苗盤表面上方15cm處、50cm處各懸掛一支溫度表。
“朱家溝育苗工場,5個育苗棚中苗盤上方15cm處為25.6℃,一切正常。”每隔2個小時,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駢邑黃金葉”微信群便會準時出現育苗溫度匯報,并附有溫度計實時照片,保障溫度控制的落實。
此外,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還積極開展煙葉工作創新,在所有育苗點安裝苗棚智能監控溫濕度報警器,實現在棚內溫度過高或過低時的自動報警,防止人員失誤造成熱害或冷害,給苗床管理加上了“雙保險”。
3月5日早上8點,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沂山煙站煙技員丁文超在安家峪育苗工場開始按要求對育苗隊員開展開工前的培訓。
“咱們今天繼續分工做好苗床管理,一定記得把安全和衛生管理措施堅持好。打個比方,18℃-25℃且濕度在40%-70%時人感覺最舒適,26℃-30℃且濕度小于60%時人會感覺熱而不悶,溫度高于30℃且溫度大于70%時會感覺悶熱。之所以說這些,是希望大家多注意看看棚內溫度,齊心協力把育苗工作抓好。”丁文超說道。
“丁技術員,放心吧,我們常年育苗,跟煙苗都有感情了,就像帶孩子一樣,不會凍著熱著煙苗的。”育苗隊員劉玉梅打趣地說。
“現在煙苗已發芽,隨著氣溫的升高和煙苗的長大,以后育苗管理還將要注意補水、追肥、剪葉等,但溫度我們會一直抓下去,直到煙苗移栽到大田。”沂山煙站站長陳萬興說道。
統一備肥抓進度
“莊稼一枝花,全憑肥當家。”“春肥滿筐,秋谷滿倉。”肥料對農作物產質量作用十分顯著,提前做好備肥尤為重要。
大豆的作用,在臨朐縣顯得尤為突出。臨朐東部土壤類型以砂質壤土為主,土壤保肥能力較差、易板結,發酵大豆作為基肥施用對提高土壤活性、促進煙株根系發育有很好的效果。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增強煙株抗逆性,并且煙葉好烘烤,烤后油分足,產值效益高。施足施好發酵大豆得到煙農的充分認可,這幾年已經成為煙田所需肥料的“標配”,每畝煙田都會施用20公斤。不同于化肥可以直接攪拌后使用,大豆施入煙田之先要經過發酵,這時間與天氣和溫度相關,需要7到15天左右。大豆的采購發酵進度就成了重中之重。
圖為橋溝村開展以煙葉為主的多元種植。
今年以來,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施肥管理上調整工作思路,重點抓好肥料種類、數量和施肥方式的優化,結合土壤肥力抓好基肥用氮量管控,適量補充鉀肥,抓好與煙農的施肥對接工作,讓廣大煙農充分認識精準施肥對于提高種煙效益的重要作用,共同制定到地塊的施肥指導單,在煙站層面建立施肥管控臺帳,并采取煙站統一拌肥、分次發放并強化施肥過程監督和管控,杜絕煙農施肥“一炮轟”。
“之所以要加快采購和發酵進度,我們是按時間節點倒排工期確定的。每年3月底到4月上旬,煙田就會用起壟施肥一體機完成起壟施肥作業。所以我們堅持‘早謀劃、早動員、早準備、早行動’,可以說是與時間賽跑,提前備足了大豆,滿足煙農需求。”白沙煙站站長李華磊說道。
“煙葉生產工作層次分明、環環相扣,必須嚴抓時間節點,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現在做的都是移栽前的保障工作,正是有這份保障,才能為實現‘煙農富、煙區美、煙葉強’的目標夯實基礎、筑牢根本。”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孫興祥堅定的說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