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人努力、天幫忙’,是個豐收年呢。”在瀏陽市淳口鎮同輝村的烤煙烘烤現場,煙農吉建設正忙著進行最后一房烤煙的烘烤,對于今年的煙葉收成,他信心滿滿。
連日來,湖南長沙瀏陽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主動融入鄉村振興工作大局,充分發揮黨組織“紅色引擎”作用,通過黨建領航、產業續航、生態護航,著力用紅色黨建、綠色發展、金色產業繪就鄉村振興“三色畫卷”。
堅持黨建領航,繪好鄉村振興“紅色畫卷”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始終堅持黨建引領,讓紅色旗幟在鄉村振興的大地上高高飄揚。”在淳口鎮同輝村會議室,瀏陽市煙草專賣局黨員干部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與同輝村黨總支就煙葉生產、集體經濟振興、煙農隊伍穩定等工作開展調研,共同謀劃鄉村振興相關工作。
為助推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得到落實,瀏陽煙草選優配強2名實踐經驗豐富的駐村干部下沉到村,開展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時,按照“黨建+產業”的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發展集體經濟中的帶頭作用,將烤煙產業作為發展集體經濟的主要來源,為種煙村集體經濟發展按下“加速鍵”。
“要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盤活本土人才‘存量’,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以人才振興助推鄉村振興。”去年以來,瀏陽煙草堅持黨建領航,聯合市烤煙辦成立烤煙產業人才聯盟,集合高校專家,行業技術能手、青年煙農、家庭農場主等40名各層次人才資源,成立烤煙人才信息庫,搭建烤煙產業人才創新創業、培養培育、交流合作平臺,帶動村民致富。
截至目前,瀏陽煙葉產業有煙葉綜合服務型合作社、煙葉家庭農場、糧煙種植大戶等成員1000多戶,煙葉生產農民技術員50多名,專業服務人員1300多人。
堅持產業續航,繪好鄉村振興“金色畫卷”
“烤煙確實是個好產業,每年我都種100畝,今年的整體長勢不錯,從烘烤出來的煙葉看,今年的收入肯定會比去年好。”淳口鎮南沖村的種煙大戶陳正生介紹道。
陳正生是種煙有著二十余年的歷史的老煙農,憑借豐富的種植經驗,他的煙稻種植取得了比較好的產量和經濟收益,多次被評為“湖南省優秀職業煙農”“烤煙先進規模戶”。通過種植煙葉,他不僅供兒子完成了學業,還買了新房子,生活發生了切實的變化,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近年來,瀏陽煙區充分利用既適宜烤煙生產,又適宜水稻生產的氣候特點和自然條件優勢,將烤煙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煙農致富的重要抓手,同時,堅持以煙穩糧、以糧促煙,完善煙糧輪作模式,積極推出“煙葉+優質稻”“煙葉+文旅”產業融合模式,促進煙葉與多元化產業融合發展,扎實推進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在沙市鎮中洲村劃定基本煙田永久保護區2500畝,種植烤煙2000畝,進一步穩定核心煙區、核心煙農,持續提升煙農種煙收益。
“現在種煙比以前輕松多了,從育苗、植保,到烘烤、分級,都有專業化的服務。”陳正生介紹,除了線下指導之外,今年來,還可以通過網上學技術。原來,煙草部門積極探索新媒體時代下煙葉生產技術推廣新模式,由瀏陽市烤煙生產指導中心、金諾合作社開設“金葉講堂”視頻號,以煙農樂于接受、輕松活潑的形式,傳授種植技術與管理經驗,真正把手機變成“新農具”、把煙田變成直播間,讓“短視頻+直播”成為煙農增收致富的法寶。
截至目前,已開展“金葉講堂”直播課24期,近3萬人次觀看,線上累計培訓煙農、技術員達1.8萬余人次,線下培訓45期9100余人次。
堅持生態護航,繪好鄉村振興“綠色畫卷”
“在沒推行地膜回收之前,村莊河畔、田間地頭市場能看到廢棄的地膜,不僅影響村容村貌,還會造成環境污染,影響土地耕種。現在推行了地膜回收,不僅能減少污染,還能拿到補貼,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談到地膜回收,沙市鎮秧田村的煙農鄧勁生贊不絕口。
為有效解決廢棄地膜污染、改善煙區環境,瀏陽市煙草部門始終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廣地膜回收工作,依托村村通大喇叭、微信群、宣傳單、橫幅等方式,向煙農全方位宣傳廢舊地膜殘留污染的危害、回收廢棄地膜的意義、補貼標準。同時按照“專業化回收、資源化利用、市場化運作”的思路,全面推行“公司+合作社+煙農”模式,由煙農將地膜清理出田、送至各村回收點,再由合作社集中清運至地膜回收加工企業,形成一套適宜本地煙用廢棄地膜回收及資源化利用模式,減少鄉村“白色污染”。今年來,全市41個地膜回收點,累計回收地膜400余噸。
據悉,在綠色防控方面,除了回收廢棄地膜,瀏陽還積極構建綠色防控新模式,依托合作社專業化植保隊開展綠色防控技術服務,大力倡導“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落實“兩蜂兩蟲一誘一紙一制劑”關鍵技術,并在達滸蔬菜基地、大圍山鎮水果公園等大農業區域推廣應用,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推廣率達到100%,筑牢煙田綠色“防控網”,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煙草綠”。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