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張和屯的育苗工場內,別看表面上風平浪靜,可在示范區,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正在大棚里激烈上演:害蟲正在啃食著棚內生長的幼嫩鮮苗,而黃豆大小的叉角厲蝽則變身“植物衛兵”,對害蟲展開猛烈攻勢,守護農作物生長。
“叉角厲蝽釋放方法簡單,只要將釋放杯插置于煙株下部葉位置,打開釋放口即可,以此達到‘以蟲治蟲’的目的,這也是我們煙草綠色防控的重大專項,從而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楚雄州煙草專賣局技術中心技術員陳崗邊演示操作邊介紹說。
圖為技術人員正在田間指導群眾釋放叉角厲蝽。陳婧媛攝
談起叉角厲蝽的發現過程,陳崗說:“2019年,我們在煙田里發現了它,它當時正在吃煙葉上的害蟲,后來就把它帶回來研究,還請了專家來鑒定。”
叉角厲蝽屬于楚雄農業害蟲的本地天敵資源,是一種捕食性天敵昆蟲,既能“單兵作戰”,又善于“團隊助攻”,可捕殺草地貪夜蛾、斜紋夜蛾、棉鈴蟲等鱗翅目害蟲。2—5齡幼蟲和成蟲均可捕食獵物,一般選用3齡及以上的釋放田間。
據了解,叉角厲蝽在3齡可單獨進攻草地貪夜蛾幼蟲,一頭4齡叉角厲蝽可在90秒內讓一頭5齡草地貪夜蛾停止抵抗,其捕食期長達2個月左右,再加上成蟲在捕食過程中也在不斷地繁衍后代,因而釋放一次即可維持2個月以上的鱗翅目害蟲有效防控期。
正所謂“一物降一物”,天敵昆蟲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有益生物,發揮好作用能夠從源頭上避免或減少農藥使用,保證農產品品質。
2020年,楚雄州煙草專賣局立項開展研究,通過對叉角厲蝽的生物特性、蟲種選育、保育擴繁、分離包裝、田間釋放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優化,突破了叉角厲蝽蟲卵滯育、人工飼養規模化開發技術,此項技術獲授權專利4件,現已建成了一條年產500萬頭叉角厲蝽的規模化生產線,目前繁育釋放成本為25元/畝,每畝釋放20頭。
綠色是煙田健康的底色,生態是農業發展的底盤。技術員通過向種植戶宣傳病蟲害綠色防控知識,進一步讓農戶認識到了綠色環保、保護生態的重要性。在農作物栽培過程中,很多農戶已經突破傳統病蟲害防治方法的限制,積極地將生物防治技術應用于高經濟價值農作物生產中。
說到生物防治技術帶來的好處,南華縣張合屯育苗工場負責人張文欽感慨萬千:“我們以前發現病蟲害,都是買農藥來打,這幾年綠色防控技術推廣后,通過在地里投放叉角厲蝽、煙蚜繭蜂等,病蟲害少了,煙葉質量也提升了。現在用的農藥量也只是五年前的三分之一,一年下來不僅減少了買農藥的費用,還提高了烤煙收益。”
通過叉角厲蝽的普及應用為農戶帶來了直觀可感的好處,不但減少了農藥使用的次數,也為農戶節省了農業生產成本,也間接提升農產品質量,傳導受益千家萬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都正在為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的倡導者、行動者和示范者而接續努力。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