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畢節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聯合貴州大學及8家農機企業共同成立了“烤煙專業合作社+煙草+科研院校+農機企業”的煙草農機研究與應用聯合實驗室,協同開展適用于丘陵、山地煙區的輕簡適用、高效作業的煙草農機研發推廣工作。
聯合實驗室自2020年成立以來,已承擔煙草農機科技項目6個,申報授權專利12個,獲得貴州省科技進步獎1項,彈簧煙竿、煙葉恒重打捆箱、單穴單粒感應播種機、開溝起壟器節約生產成本2300余萬元,成果轉化應用取得新成效,煙農輕松種煙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完善硬件配套設施? 搭建農機創新平臺
聯合實驗室位于畢節市黔西市林泉煙葉站,總占地面積10畝左右,由成果展示區、加工維修區、倉儲區、作業測試區、辦公生活區和田間作業測試區5個功能區域組成,配置機床、電焊機、吊機等加工維修設備35件(套),基本形成篩選引進、改進加工、作業測試、示范驗證和技術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科技創新平臺。
試驗室成立以來,多方協同開展一機多用、中小型輕便煙草農機研發與推廣應用,同時聚焦以四次采烤為主要特征的宜機化生產技術,開展了農機選型、農業驗證等工作,為優化完善宜機化煙草技術規程提供了有力支撐。
強化人才隊伍保障,打造專業化創新團隊
聯合實驗室成立以來,聯合貴州大學、西南大學、畢節市農機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及8家農機企業的農機專家20余人,組建了涵蓋“省、市、縣、站”四級農機研發推廣創新團隊。
聯合實驗室采取“專家到煙區把脈支招”、“廠家到煙地了解需求”、“農機手親自反饋機型改進意見”、“研發團隊集中開展項目攻關”等方式,推動農機研發、優化改進工作。
經過多個項目歷練,聯合實驗室已經打造了一支干勁足、業務精、技術強的農機研發、推廣、服務團隊,為推進生產全程機械化提供了專業化創新團隊。
探索研發推廣模式,推進農機研發選型
農機聯合實驗室堅持煙草農業現代化發展方向,圍繞煙農減工降本,服務鄉村振興大局,緊盯育苗、田管、烘烤三大作業場景,聚焦自主研發、合作研制、引進改造、賽馬選型四條路徑,強化“團隊建設、轉化推廣、考核激勵”三大保障體系,構建了畢節煙草商業“11343”農機研發推廣新模式。
聚焦自主研發,堅持 “自力更生、實用好用”,通過QC、微創新、創新創效等方式,先后開發出正負壓播種機、深耕鋤、柔性編煙器、煙株拔稈器等一批適用好用的農機具,基本實現播種、深耕、編煙、培土等環節農機自主化配套。
聚焦合作研制,堅持“風險共擔、優勢互補”,緊盯“平臺共建、成果共享、市場共推”三個維度,以科技項目為紐帶,聯合科研院校、農機企業等單位,研制了單穴單粒感應播種機、鏈式開溝機、電驅主動培土覆膜機、移動維修工作臺、殘膜撿拾機等一批農機具,示范應用效果顯著。
聚焦引進改造,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狠抓集成創新,引進改造開溝起壟器、旋耕起壟器、帶計數功能井窖式打孔器、剪葉機等機具,為推動技術標準落地提供有力支撐。
聚焦賽馬選型,堅持“賽馬爭先、優中選優”,同步開展同功能農機具的研發工作。3家基層單位申報開展了自動上炕機械設備的賽馬選型工作,8家基層單位開展了煙葉恒重打捆箱研制工作。
開展重點項目攻關,積極探索“三個一體化”新模式
2023年,農機聯合實驗室按照貴州省局(公司)“三個一體化”新模式部署,精準瞄定減工降本、輕減高效的發展方向,在“四農融合”上持續發力,積極開展項目攻關、模式探索、流程優化工作。
一是聚焦輕簡適用,探索推進洗消裝播一體化。開發炭基功能高效消毒劑、生物炭基復合功能基質,替代次氯酸類消毒劑,研發洗消、裝播一體作業機械,將洗消和裝播2個環節優化為1個環節,推動洗盤、消毒、裝盤、播種一體化作業,力爭將畝均用工數量減少0.3個。
二是聚焦減工降本,探索推進起壟移栽一體化。緊盯整合農藝流程、縮短農事周期、提升作業質量,完善兩大作業環節、兩臺作業機器、兩道作業工序的“2+2+2”一體化作業模式,研發選型整地施肥起壟覆膜機、打孔投苗移栽機,推動兩個工序接續作業;同時,積極探索研發集整地施肥起壟、打孔投苗移栽為一體的高效農用機械,實現起壟移栽無縫對接、流水作業。
三是聚焦輕便高效,探索推進采烤分一體化。緊盯4次輕簡采收目標,通過“賽馬選型”,探索開展采收次數、采收標準、單次采收葉數宜機化改造,減少作業工序;完善“柔性編煙+機械裝煙”一站式作業方式,加快柔性編煙、自動上下炕配套農機具的篩選改進,提升作業效率;依托“一點兩場”暨“1221”專業化散葉收購模式,優化作業流程,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專業化分級服務,推動采收、烘烤、分級一體化作業。
提升現代農機裝備水平,建設現代化煙葉產業體系,推動煙葉由質量向品質轉型、由品質向品牌轉型、由滿足市場向引領市場轉型責任重大。貴州畢節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國發〔2022〕2號)“推動山地適用小型農機研發推廣應用”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國家局“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工作部署,認真執行貴州省局(公司)“1516”宜機化煙草技術規程,以畢節“1566+6”煙葉生產新生態發展體系為支撐,力爭在推動農機農藝融合生產技術體系完善定型、推進煙葉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上提供畢節經驗,為推動煙葉現代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做出更大貢獻。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