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在實施撫仙湖徑流區土地流轉休耕輪作政策的基礎上,加快種植結構調整優化,澄江市煙草專賣局積極響應政策,引導煙農合理輪作。
玉溪市澄江市右所鎮右所社區小麥田(資料圖)。錢玭 攝
冬閑人不閑 增收有來源
2018年以來,澄江市撫仙湖徑流區土地流轉,推廣發展生態農業,耕地以種植烤煙、水稻等作物為主。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利益最大化,當地政府建議農戶待大春作物收割完成后,輪作種植小麥、蠶豆、羊肚菌、菊花等作物。玉溪市澄江市右所鎮右所社區的烤煙種植戶李金香介紹,以前烤煙采收結束后,土地就閑置了,人和地都進入“冬閑期”。今年,在澄江市煙草專賣局的建議下種植了小麥,畝均收入近1000元。
2023年,右所鎮小春輪作種植蠶豆8000余畝、羊肚菌200余畝、小麥1000余畝、除蟲菊200余畝,輪作品種多樣化,農戶可因地制宜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小春作物。當地供銷社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并聯系省內外供應商上門收購保證農產品銷路,解決了農戶種植的后顧之憂。同時,烤煙及小春作物的種植也為周邊農戶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當地農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拓寬了當地村民的收入渠道。
目前,澄江市已形成一套完善的“烤煙+N”輪作模式,建立了“烤煙-蠶豆、烤煙-小麥、水稻-蠶豆-烤煙”等一系列種植模式,讓“冬閑田”搖身一變成為村民們的“致富田”。
小麥收割后種植烤煙(資料圖)。錢玭 攝
用地也養地 增產不費力
據云南省煙草公司玉溪市公司澄江分公司右所煙葉工作站技術員業李權介紹,科學合理的輪作種植制度是推進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既能恢復、提高土壤肥力,也能減少土傳病害,提高煙葉產量和質量。例如烤煙種植前茬為小麥的,煙葉前期生產較快、后期落黃也更好,產量和產值都會相應增加。
“重茬種植容易導致土壤養分失衡,不僅病害多、品質差,產量還低,而前茬種植小麥能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元素得到保留,同時麥秸還可以返田,恢復地力。前茬小麥把地養好了,現在煙葉長勢很好,病蟲害也少,秋收時不愁烤不出‘黃金葉’。”李金香笑著說道。
多年來,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通過科學輪作模式,不僅重塑了煙區種植制度,也實現了用地與養地的有機結合,土壤得到改善,基礎地力得到提升,促進了農業綠色健康發展,為來年增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