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趕“烤”季,時下,貴州省松桃縣的烤煙陸續成熟,煙葉采收、編竿上炕、全托烘烤……各處煙田和各個集群式煙葉烘烤工場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
在瓦溪鄉大坳煙葉烘烤工場,煙農余廷全的煙葉正在進行分類編竿、裝煙上炕。
瓦溪鄉大坳煙葉烘烤工場采編工人將煙葉分類編竿。
瓦溪鄉舊寨壩村的烤煙種植戶余廷全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鐵桿煙農,烤煙種植經歷已逾二十年,從“泥巴烤房”到“燃煤烤房”再到“新能源烤房”,余廷全見證了烤煙產業的發展變遷,他也完成了從“木質平房”到“磚瓦樓房”的改革巨變。
說起這些年種煙的變化,余廷全向我們介紹道,“現在種烤煙比以前簡單多了,各個環節都有專業化隊伍,就拿烘烤來說,以前都是我們自己搬起鋪蓋睡烤房,一炕一炕的烤,現在把煙采收過來,交給烘烤師來烤,烤好了直接來拉就行了。”
為推進烤煙產業提質降損增效,助力煙農增收致富,松桃縣煙草公司聚焦抓實抓細專業化采烤服務,強化網格管理,組建“1234”采烤班組,即每處專業化采烤服務點配備烘烤師1名、司爐工2名、上(下)炕工人3組、采編工人4組,提供“保姆式”全托服務。
余廷全對這種全托式烘烤贊不絕口,“把煙交到這里來烤,既省心又省錢,不用熬更守夜烤煙了,一炕煙烤下來比我自己烤節約300多塊錢,最關鍵的是烤出來的煙葉質量還好”。
瓦溪鄉大坳煙葉烘烤工場煙農觀看烘烤師填寫烘烤檔案。
為進一步提高烘烤品質和勞動效率,松桃縣大力推廣生物質燃料烤房。“以前燒煤一炕煙平均要用3000多元,現在用生物質顆粒作燃料,燃燒時間更長,加料也沒有燒煤頻繁,不僅環保,價格也便宜不少。”松桃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股龍世剛介紹道。近年來,松桃縣政府大力支持烤煙產業發展,今年投入資金1200萬元,新建生物質烤房160座,改建生物質烤房239座,目前,全縣共投用生物質烤房850座,綠色烘烤推廣率達100%,僅烘烤環節預計可為煙農節約成本支出180余萬元。
與此同時,烘烤工場另一位“90后”煙農孔龍海正開車前來“取走”他已經烘烤完成的煙葉。家住瓦溪鄉十字村的孔龍海18歲當兵入伍,23歲退伍后,先后到廈門、廣州、柳州等地“伺機”加入建筑行業,后因思鄉情切選擇返鄉創業,瓦溪鄉是松桃縣的種煙老區,于是家中長輩提議他種植烤煙。
孔龍海知道,家里面幾姊妹的學費、生活費都是父母親通過種烤煙掙來的,他對于烤煙很有感情,也信心十足。說干就干,孔龍海和叔叔、姨媽一起種了140畝烤煙。
“我是新煙農,煙葉站的技術員都很關心我,三天兩頭的就會到我的煙田去看看,到關鍵時刻就會打電話給我說該揭膜了、該打腳葉了、該烤煙了。”孔龍海對煙葉技術員很是感激。
煙農孔龍海剛剛出爐的煙葉。
見到自己剛剛烘烤出爐的煙葉,孔龍海臉上的笑意滿滿,“黃師傅烤的煙硬是不錯嘞”。
“今年雨水多,煙葉含水量比較大,烘烤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提前排濕。”為提高煙葉烘烤質量,力爭每炕煙葉烤黃、烤軟、烤亮、烤香,增加煙農收益,松桃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烘烤主管黃臣順正在指導煙葉烘烤,聽到孔龍海的聲音回頭欣慰一笑。
松桃縣自推行托“烤”服務以來,已累計服務煙農216戶,承烤煙葉9200余畝,實實在在為煙農減工降本、煙葉提質增效作出積極貢獻,助力煙農“烤”出佳績。
據悉,松桃縣今年共種植烤煙1.22萬畝,全縣9個種煙鄉鎮已進入煙葉烘烤高峰期,收購工作也正有序開展,預計收購煙葉3.0萬擔,產值可達5040余萬元。松桃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孫驥說:“我們大力推廣種烤一體化模式,就是要讓煙農的煙既要種出來,又要烤出來,最終實現煙農滿意、政府滿意、工業滿意的‘三滿意’工作目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