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煙草部門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圍繞煙葉田管、植保、烘烤等關鍵環節,大力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有效促進了煙農減工降本、煙葉品質和安全性穩步提升,降低了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火紅八月,正值煙葉采烤時節,近日,走進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榛子鄉和平村煙袋包烘烤工廠內,煙農們正在忙著編煙、上炕、烘烤、分級,到處一片繁忙的景象。
“用生物質燃料烤出來的煙葉色澤勻稱鮮亮,加一次燃料可以管八九個小時,不像以往兩三個小時就要加次料,既能烤好煙又省工,聽說還環保。”煙農胡興忠一邊忙著將一夾夾金燦燦的煙葉從烤房中取出,一邊笑著說道。
傳統烤煙以煤炭、木材為主要燃料,每三個小時左右就需加次燃料,而且煤炭和木材燃燒不穩定,烤房內溫濕度不容易控制,容易出現烤壞煙的情況。為減少烘烤環節用工、推進綠色發展,自2018年開始,當地煙草部門就主動探索推進技術創新,新建生物質烤房或將傳統烤房進行改造,引導、培訓煙農使用生物質燃料代替傳統燃料進行烘烤。
同時,為了保證生物質燃料的穩定供應,興山縣金鵬煙葉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投資300萬元在和平村煙袋包烘烤工廠內建立了生物質顆粒加工廠。每年將廢棄木料、農作物秸稈、玉米芯等從農民手中按重量進行有償回收,用以加工成可供燃燒的顆粒狀生物質燃料,實現了變廢為寶,資源循環再利用。
“生物質燃料與傳統燃料相比,具有燃燒熱量值大、污染物排放量少、減工效果好的優點。全縣目前有生物質烤房1100棟,年產生物質顆粒4500噸,每炕煙可為煙農節省用工1.5個,全年可為全縣煙農節省用工投入70余萬元,減少煤炭使用量6000余噸?!碑數責煵莶块T分管負責人介紹。
在和平村烘烤工廠旁的煙田中,煙葉技術員正在一邊清理誘捕裝置中的死亡昆蟲,一邊向煙農宣講性誘劑的使用方法和捕蟲原理,“我們通過氣味模擬雌蟲,讓雄蟲以為誘捕裝置就是雌蟲,這樣大量的雄蟲就會被吸引過來并被殺死,而在田間的雌蟲因為沒有雄蟲而無法繁殖,所以到第二年的時候,煙田的幼蟲會大大減少。”
除了推廣綠色烘烤外,興山煙草部門還在煙葉大田管理環節積極發力,推行綠色防控技術,建立了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學用藥等于一體的綜合立體防控體系,有效解決了農藥殘留超標影響煙葉品質的問題,同時也極大減少了對煙田土壤、水分等生態環境的破壞。
2023年,興山煙草部門推廣性誘劑3000余盒,安插誘蚜黃板12.1萬張、誘蚜藍板1.2萬張、太陽能殺蟲燈100余盞;利用煙葉育苗大棚繁育蚜蟲天敵煙蚜繭蜂,釋放的成蜂數量覆蓋2.95萬畝煙田;引進繁育煙田“綠色衛士”—蠋蝽數萬只,試驗推廣600余畝,有效控制了煙青蟲、斜紋夜蛾等煙葉害蟲種群數量;推行無人機飛防服務超2萬畝煙田,相比于傳統人工防治,飛防可節約30%以上的農藥和60%以上的水資源。
除此之外,當地煙草部門每年還組織煙葉合作社回收煙田廢棄地膜,用于加工成育苗盤等,年回收量達30余噸;在煙田試驗推廣防草布600畝,避免煙農在田間施用除草劑,保護煙田土壤。同時,積極與新能源公司合作,投資200多萬元,在烘烤工廠頂部安裝了2000多平米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年發電量達40萬度,太陽能發電優先用于煙農烤煙和生物質顆粒加工,并每年為當地煙農節省烘烤用電成本20%以上。
下一步,興山煙草部門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加大綠色生產技術引進、轉化、推廣力度,加強煙葉生產過程中水、肥、土、藥、電等各要素管控,推動煙葉生產由傳統粗放式向現代煙草農業轉變,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