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金葉”飄香。走進陜西省安康煙區,但見煙農們忙碌地采收上部煙葉。在他們身后,煙葉采收完成,一根根煙株桿和一行行生長旺盛的黃豆相映成趣。一眼望去,煙田一瞬間變成了糧田。
今年以來,安康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以下簡稱安康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主動融入國家糧食安全大局,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多元融合,走出了一條煙糧協同發展的新路。
藏糧于地:“是煙田更是糧田”
“我今年種的70畝烤煙豐收了,你看套種的50畝黃豆長勢也好,估計還能收5000多斤黃豆,真正的煙糧雙豐收!”在旬陽市小河鎮棋盤村,家庭農場主張成林高興地說。
糧安天下、農穩社稷。作為陜西優質煙葉核心產區,安康市規劃了基本煙田。安康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主動作為,將煙葉產業發展融入國家糧食安全大局,以安康市“穩糧擴豆”專項攻關為契機,建立“煙糧”“煙油”輪作套種制度,提高土地復種指數,讓煙田成為藏糧的“良田”。
對此,安康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經理)劉海輪表示:“煙葉是安康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協調好煙田和糧田的可持續發展,對于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具有重要意義。在新形勢下,穩住煙田,更要穩住糧田。我們將統籌保障糧食安全和煙農增收,促進煙葉和糧食同步發展,將‘藏糧于地’落實到基本煙田中去。”
2022年,在農業部門支持下,安康煙區“煙豆帶狀復合種植”試點悄然啟動。
“煙豆帶狀復合種植我們從去年開始探索,試點種植1500畝,煙農自發種植1500畝,都取得了不錯成績。”安康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高級農藝師王智慧說,“我們在試點區域內分別開展了黃豆品種篩選、播種期篩選、栽培模式比較、種植密度篩選和多因素綜合等試驗,均取得顯著成效,為今年擴大煙豆帶狀復合種植規模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黃豆是適應性廣、對低溫抵抗力較強的喜溫性作物,在開展煙豆帶狀復合種植時,選取生育期90-100天的早熟或中熟、植株緊湊、抗逆性強、抗病性好、產量高、品質優的黃豆品種,在6月下旬一次性采收下部煙葉后播種,9月下旬黃豆成熟收割,煙豆共生期3個月。
“根據我們技術對比研究,煙豆帶狀復合種植不僅產量高,對煙田也是有益處的,黃豆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對改良土壤、增肥地力有促進作用,市場前景也不錯。”據王智慧介紹,今年安康煙區1萬畝煙豆帶狀復合種植的黃豆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金寨煙站站長、“金葉科技小院”技術員劉世儒(左)與呂福軍一起查看黃豆生長情況。
藏糧于技:“科技當家好種糧”
在旬陽市金寨鎮譚家院社區呂福軍的煙田里,金寨煙站站長、“金葉科技小院”技術員劉世儒和呂福軍一起查看黃豆生長情況。“福軍,寬窄行種植搞得好呀!煙葉豐收了,這黃豆長勢也好,已經進入結莢期了。你看這結得多密,今年黃豆到手了。”劉世儒說。
“聽你們的沒錯!”呂福軍指著茁壯生長的黃豆說,“種糧食和種煙一樣,都要技術。你看,今年利用寬窄行技術,寬行種黃豆,既不影響煙葉質量還能增加黃豆產量,一舉多得。”
種植制度解決了爭地矛盾,但在保障煙葉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因地制宜增加糧食產量,還需要在種植過程中發揮科技力量。
安康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一方面發揮行業優勢,將煙葉綠色生產技術體系應用到煙糧融合發展中,并大力推進機械化、專業化、數字化,為實現煙糧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選派專業人員赴四川涼山等煙區考察學習煙豆套種成功經驗;邀請安康學院相關教授,就煙豆套種技術研究項目召開可行性分析研討座談會;承擔“基于糧油煙融合的武陵秦巴生態區綠色防控綜合治理技術研究與應用”重大科技項目;開展寬窄行種植模式、品種對比、不同播期等試驗研究。
與此同時,在政府、涉農部門、高校配合下,藏糧于技各項措施迅速落實——科技賦能激發活力。聯合高校建成6個“教授工作站”和6個“金葉科技小院”,針對煙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開展集中科普活動15場次、召開現場會25場次、線上答復咨詢125人次,受益煙農1500余人次。
區域布局因地制宜。優選800至1200米區域開展煙豆帶狀復合種植,低海拔宜早、高海拔宜遲,并選擇地塊集中連片、肥力中等、交通方便的煙葉種植區域。
田間管理科學高效。從播種、定苗、施肥、中耕、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對煙豆共生期管理進行合理規劃,確保在不影響煙葉質量的前提下,給黃豆留足生長空間和時間。
張成林烤煙大田煙葉采收完成后的黃豆長勢。
目前,以黃豆為主的秋后各類作物長勢良好,煙糧協同發展初見成效。
多元融合:“鼓起煙農錢袋子”
走進漢陰縣平梁鎮清河村,煙田里的煙葉采收基本結束,但紅薯秧卻“碧葉連天”,煙農黃明偉高興地說:“今年壟上種烤煙、壟溝栽紅薯就是好,你看煙葉采收完了,紅薯還能長一個多月,‘錢袋子’鼓起來,‘糧袋子’也裝滿了!”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推動煙糧協同發展,漢陰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結合當地土壤、氣候等特點,探索開展“煙薯”套種新模式。
“壟上種烤煙、壟溝栽紅薯的生產管理方式不僅可以固氮養肥地力,保墑抗旱,還可以有效防止烤煙根莖類病害的發生,改善煙株生長環境和勞作人員的作業條件,實現一地多產、一田多收。”漢陰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鄧昌斌介紹道。
在煙草公司指導幫扶下,清河村今年955畝煙田僅套種紅薯就達470畝。目前,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無獨有偶。在石泉縣城關鎮新聯村的煙田里,只見綠油油的蘿卜苗在秋風吹拂下隨風擺動,正在查看蘿卜長勢的煙農高安林笑臉盈盈: “蘿卜過去可是‘救命糧’,現在變成訂單了。這不,我今年煙田套種蘿卜,煙草公司提前就幫我聯系買家了。”
看著煙田茁壯生長的蘿卜苗,高安林吐露心聲:“說實話,煙草公司開始讓種蘿卜,我心里一點底都沒有,種那么多蘿卜賣給誰,總不能留著自己吃吧?”對煙農而言,蔬菜種出來不難,難在怎么“賣出去”。
煙農的需求,就是工作方向。在煙蔬套種中,石泉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主動作為,想方設法找銷路,先后輾轉省內外,聯系5家超市,為新聯村集體合作社簽訂蘿卜銷售合同,解決200畝蘿卜銷售難題。僅此一項,可實現煙農增收30萬元。
煙薯、煙蔬套種只是安康煙區開展多元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安康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聚焦煙農多元增收目標,以煙區產業綜合體為載體,開展多種經營,推進訂單生產、基地供應、土地股份合作等“五類模式”,在統籌推進煙糧協同發展的同時,推動煙薯、煙蔬、煙油等“烤煙+”產業發展,拓寬煙農增收渠道。
據了解,目前全市6個產業綜合體實現多元化增收3900萬元,800余戶群眾戶均增收4.8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推廣復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多元融合的煙糧協同發展之路,并運用好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更好地促進煙糧生產綠色智能一體化發展。”劉海輪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