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省南漳縣長坪鎮陽太坪村的一處育苗工場內,一行行整齊的辣椒枝繁葉茂,翠綠的辣椒掛滿枝頭。村民王光輝正在棚內忙著采摘辣椒:“我這一不用肥,二不打藥,純綠色有機產品。大部分賣給了城里的超市,附近村民請工、辦紅白喜事,也都過來買。”
王光輝是當地知名的種煙“老把式”,1996年就開始種煙,最近幾年他每年還承擔著供應1200畝煙田的育苗任務。煙農為何變身菜農?這還要從南漳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近兩年積極探索推廣“煙+N”套種增收新模式說起。
南漳縣地處山區向平原過渡地帶,平均海拔多在800米以上。土地貧瘠,煙葉種植是山區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近年來,南漳縣局(營銷部)深入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定小產區也要勇擔當、展現大作為的信念,因地制宜探索“煙+N”套種增收新模式,進一步筑牢糧食安全根基和產業發展根基。
“我這大棚占地4畝,有10個漂浮育苗池。以前,煙苗下田后都是閑著,第二年育苗的時候,還要除草、平整苗池。這兩年,在煙草公司的幫助下,我種了辣椒,還有錯季的西瓜和香瓜,用的是育苗使用的廢棄基質。一年下來,刨去人工費用至少能賺6000元。”王光輝仔細地算了一筆經濟賬。
在陽太坪村六組,采完下二棚煙葉后,煙農寧景旭正貓著腰在煙田里為套種的黃豆除草。“我這煙田套種的是黃豆,隔行套種,黃豆在壟邊生長,對煙葉沒有影響。煙站的技術員說,黃豆有根瘤菌,能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吸收的含氮化合物,套種黃豆可以減少氮肥的用量。你看現在黃豆長高了,壟溝的雜草長得都少了。今年我套種了40畝黃豆,預計毛收入能有2萬元。”寧景旭直起腰,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高興地說。
據南漳縣局(營銷部)煙葉部門技術人員介紹,氮素是影響煙葉產量和品質最重要的營養元素,此舉既能減少煙田氮肥施用量,幫煙農省下一筆肥料錢,還能減少單一作物對土壤養分的損耗,增加土壤有機質和微生物群的多樣性,讓土壤恢復活力,促進作物提質增產。
產業興則農村興,產業旺則農村旺。“煙+N”套種增收新模式既提高了土地的復種指數和產出效益,又豐富了“菜籃子”“糧袋子”,實現了“一地多贏”,在幫助煙農鼓起“錢袋子”的同時,也為煙區產業振興增添了活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